银盾作为传统的喜寿婚育经典礼品,越来越引起不少收藏爱好者的兴趣。银盾风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前婚育、喜寿祝福等城市生活的诸多场合,颇具中西合璧的文化特征。它以盾牌为基本形,木托上贴金属面板,面板上镌刻隽永词言或图案。据闻,银盾是由西方贵族的族徽演化而来,逐渐成为上层社会一种风格独特的礼品,近代以来传入中国。
长边约二三十厘米左右,横式或竖式的银盾,托板选用红木、硬木、榉木或仿红木等上好木料为底托座,细加工成盾牌形或各种花式变形,更有以卷草缠枝纹镂雕的。顾名思义,底托所贴的面板以银
质为主,铜皮或铜镀银的面板则低一档次。银面因厚薄不一,重量约在二三百克不等。金属面板常冲压成微凸,再贴合于木托。盾面上的文字图案根据客户的意见采用刻凿或腐蚀的工艺手段。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上等的银盾面一般要配红木托。银盾背后设挂孔或支架,以便挂摆。以天津为例,总号位于北门东的凯记公司是天津最知名的银盾店,开设法租界梨栈街路东分号和北平王府井分号。该号的银盾做工精湛,式样又新又全。另外,在天津较具规模的喜货铺、喜幛局亦加工出售银盾,以满足应接不暇的市场需求。新老字号在竞争中纷纷在橱窗及货架上展示陈列高档的银盾、银鼎、银瓶等,以壮门面,凯记公司还将广告刊登于当年的电话簿中。不仅是天津,在京、沪及江浙等许多发达城市,银盾同样流行。在老舍与胡青的生前遗物中就有一面订婚纪念银盾。
 p; 儒雅深情的文字是银盾重要的文化与民俗特征,欧化外形与中国传统词汇、图案有机地融合。于订婚、结婚贺喜,盾面美文:“百年好合”、“天赐良缘”、“花开并蒂”等。于寿辰遣辞:“寿比南山”、“富贵寿考”、“福体增绥”等。有的则简明以双喜字或“寿”字。盾面右左分别刻写上下款。更有盛情者特送以传统吉祥图案为主的银盾,题材诸如“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和合二仙”等,真情诚意可见一斑。如一款生育贺喜之礼的银盾,主题词隶书文:“天赐麟儿”。上款书“永诚先生令郎弥月志喜”,下款写“友谊:吕博鸿暨侄连霖、连森;乡愚弟解其俊,敬贺。”另一款祝寿银盾文刻:“质彬先生四旬荣庆,寿比冈陵”。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银盾又以不同形式广泛应用于工商业新张志喜、体育比赛、教育、交往答谢等各种场合。所涉辞藻如“国货精粹”、“大志鸿图”、“著述宏富”、“头履清高”、“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等,其功用已扩展为锦旗、奖牌、奖杯、奖状等性质。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夏,张学良将军首倡横渡长江,在中国体坛引起强烈反响。此间在武汉举办的一次比赛中,他亲莅观战并将一面刻有“力挽狂澜”字样的银盾颁发给优胜者。同一时期,天津曾广泛开展乒乓球公开赛,冠军所得同为银盾一面。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外国使节仍以银盾为国礼,送给周恩来总理。20世纪40年代中期,银盾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时下,各种以木质或塑料为托底,铜、铝面板的方形铭牌、标牌、奖牌等仍不乏用场,这或许是银盾的形式演化与延续吧,当年最盛行的婚庆、喜寿礼俗之用已经消失。图片:张明光
(2006年3月1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