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的发展,历史久远。古代“桌”字亦作“卓”或“棹”。远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桌子的雏形——“俎”,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俎”是一种礼器,是盛放供品的用具,其形状是四根木柱上支放一块或长或方的木板,到了春秋战国时,“俎”进一步细分为“食案”和“书案”。经过漫长的岁月,直至宋元时期,桌子的发展,才为成熟的“明式案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制高古的“一腿三牙”方
桌,便是宋元入明的方桌的典型。所谓的“一腿三牙”是明式家具造型的—种独特的形式,就是腿子的左右各有牙子外,还沿着桌面大边相交的下面又在腿上另加一牙,成了一条腿上支撑三个牙子的造型,此外桌边底面的边缘加木条,用仗载榫连结并用角牙承托,这样就加大了边柱冰盘沿的看面,同时又可遮挡四边牙条的上半部,增加了视觉的层次与深度。因此,“一腿三牙”桌,在外观上呈现出整个桌面的硕大气派,像一顶华盖。在整体上,四腿侧分有力,各腿间用四根桥梁挡相连,构建和形成了实用稳健的框架结构,宛如山涧小溪边的一座古亭,给人以安闲和精致,独具赵宋之风。远远看去,古意盎然,趣味十足,颇具古代建筑的神韵。所以,这类桌子出现的时代一般都比较早,当南洋木材进口之后,这种经典样式就成了当时人们首选的造型。
明式家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宋代家具的传统,取得卓越成就,其成功主要在于:利用建筑大木梁结构的方式,完善了自宋以来家具的独立框架构造,使其在宋代框架形体的基础上更富有小木作精精工细作的工艺特征,既大大地丰富了家具结构部件构造的造型能力,又能运用精细的装饰部件表现各种式样的变化和美感。如“一腿三牙”桌中45度角上的第三牙,就是从宋代建筑中的飞檐上得到启发,并加以美化,使之既适合于桌子的结构,视觉上又十分的美观。
“一腿三牙”桌的工艺上十分强调方和圆的关系:造型为方,构件用圆。方则方,圆则圆,有些构
件方中有圆,圆中带方,这不仅是工匠们手艺精湛的表现,更是他们眼力和心力的结晶。事实上,明式家具工艺水平的高低就在这种方与圆的轮廓、线形处理及局部与整体形式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的把握更多地取决于手工工艺的运用和发挥,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生趣盎然,让人百看不厌。笔者曾见一些北方的仿旧家具,虽然在造型上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在细部工艺上粗糙简陋的做派,丝毫不会产生美感,让内行人一目了然。像这类家具即便是真的旧物,我以为也没有多少价值可言,一旦作为艺术品来投资,徒受他人笑柄。
此外,古代文人常在明式家具中倾注着众多的精神期待,当时闲情逸致的文人生活,使他们深居养静,不浮躁、无火气。因此,追求家具的“方正古朴”、“古雅精丽”便成了时尚。“一腿三牙”桌通过型制高古朴素、工艺精致优美、结构简练科学、比例匀称舒展的实物形体展现了古代造型艺术的魅力,而且在传达这种合乎自然的适度、和谐之中,给了人们一种超然、古朴的审美享受。每当我们在纷乱中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古人的这类杰作时,就会深深地领悟到明式家具的这种“古”和“雅”的风格和特色。
(2006年7月19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