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商马曰璐的一幅木制“竹黄”对联,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藏品。对联高15
0厘米,宽22.5厘米,深栗色底,字及边饰为贴竹黄工艺,浑厚中透露出明快。联文曰“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颠”。落款“马曰璐”,下钤“半槎道人”阳文方印,“马曰璐印”阴文方印。此联反映了马曰璐对书法艺术的领悟,行书有“骨气”,间架一如“老松”风格,而用笔神妙,至于“秋毫之颠”,书法整体刚柔相济,既有“碑”体之骨骼,又有“帖”家之风韵。马曰璐(1695-1769),字佩兮,号半查、半槎道人、南斋。其兄马曰(1688-1755),字秋玉,号轥谷、沙河逸老。兄弟二人本籍徽州祁门县,业盐扬州,生意成功后,在扬州筑小玲珑山馆,藏书、刻书等文化活动颇有成绩,并礼遇寒士,组织诗社,成为扬州文化圈的中心人物,时人敬称为“扬州二马”。他们和以郑燮、金农为代表的“扬州八怪”过从甚密。乾隆八年,马氏兄弟在小玲珑山馆设文宴,金农做诗纪其实,有句云“修禊玲珑馆七人,主人昆季宴嘉宾。”“樊榭抚琴神入定,板桥画竹目生嗔。”樊榭,名厉鹗,浙江人,长期寓居小玲珑山馆,著有《宋诗纪事》。画家郑板桥也常在山馆中画竹。金农在山馆得蕉叶古砚一方,欣喜良久,作有砚铭。华萳为马曰璐五十寿辰赋诗,《马半查五十初度拟其逸致优容写之扇头并制诗为祝》有云:“山筑玲珑馆,萝薜绿纷披。孝友敦昆弟,斑白款?依。青松倚茂竹,微雨新晴时。寿觞一以荐,慈颜启和怡。”可见“扬州二马”的艺术鉴赏与创作深深受“扬州八怪”的影响。
这副对联制作工艺精湛。所谓“竹黄”工艺,是将新鲜的竹黄经水煮、晾干等工序,然后贴到各种木制器物上,起到装饰作用。清初竹黄工艺流行于湖南邵阳一带,质朴自然。后来浙江嘉定人学会了竹黄技艺,纹样装饰更加精美。乾隆皇帝南巡,爱上竹黄工艺品。乾隆三十四年,江宁织造舒文投其所好,进贡文竹如意合、万福合等。马曰璐的这幅竹黄对联是清代竹黄工艺成熟期的作品,凝结着扬州文化的精髓,又是徽商贾而好儒的见证,世间稀见。
(2006年10月4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