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尖柔豪总一般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已故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书坛最具影响的书法家之一,被称誉为当代草圣。赵朴初生先曾对其书作有过中肯评价,“其精品不让前贤,或有过之。”在所遗手迹中,硬笔书亦同样受人珍视。

人们

大多知道,散之老人少时左耳失聪,70岁左右经文革摧残和老来丧妻之痛,右耳也不灵了,80岁后以致全聋,便常以硬笔与人笔谈交流。如今,这些笔谈“纸条”已被奉若夏璜赵璧而世袭珍藏。又据时任江苏省书协秘书长的田原先生所忆,当年林府谈话“耗材”多由他供应的。他每两周去看望林老一次,顺便带上二支削好的2B铅笔和印刷厂切下边角纸料一迭,以应他老人家不时之需。对照笔者藏有的几片林老手迹纸条,正合田原先生所说,均为普通白纸,机切,尺寸不等,字迹为中软铅痕。

此帧(如图)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名诗手迹纸条,属其中最大者,为17×26厘米,其形制规范,内容完整,笔致精到,极能引发美感,足可视为一行书佳作。从作品的款识“此诗我小时即喜读之”和同纸背面的林老长子筱之先生的钢笔迹《离骚》节句上分析,这是林老闲来父子间交谈学习欣赏古典文学时的手录,其情其景不难想像。由此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林老的殷殷之语:“学书要懂得古典文学,熟读李、杜等大家诗歌名作,从背诵欣赏入手……广泛吸收养料。”

此件小行书虽为铅笔硬尖书成,却具毛笔柔毫风神韵致,质朴秀逸,清劲洒脱。章法上竖写长行以增布局气势。前几几行疏朗而不松散,后几行紧凑而不挤压沉闷,意态超然,趣味天成。细观其行笔之提按转折、轻重连断、若有若无,无不精妙可人。一见便知是不同于古今任何一家,而独具深静、清远,简淡的老境之美的晚年林书。正如启功先生对硬笔书法的精彩表述:笔用硬尖亦用毫,纵横挥洒见丰标。

(2007年1月10日8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