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
在红军转移前夕,党政干部谁走谁留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当时,中共“一大”代表、曾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的何叔衡,也打好草鞋,准备随红军主力长征。但由于何叔衡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办事,避免和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抵制了“左”的错误,因而受到了王明“左”倾错误领导者的打击。最后年老体衰的何叔衡被留下来在根据地坚持斗争,而他的老战友林伯渠等其他
老同志则随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前夕,何叔衡在梅坑的住处准备了清酒和花生米等,与即将远征的老战友林伯渠话别。在生离死别之时,二人促膝对酌,何叔衡脱下自己身穿的一件毛衣送给林伯渠作为纪念。林老感怀至深,特作《别梅坑》诗以记之: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尊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何叔衡和林伯渠是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战友。1928年何叔衡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就与林林伯渠、徐特立等老同志编在特别班一起生活学习。1931年何叔衡来到中央苏区后,担任中央政府内务部代理部长、临时法庭主席、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林伯渠是搞财经的,曾任中央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他们二人在叶坪、沙洲坝共事期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此时他们二人一去一留,前途命运尚不可知,“共同事业尚艰辛”,只能盼望党和红军早日摆脱困境,他日再相逢,谁知这次告别竟成了永诀。
林伯渠随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留在苏区坚持战斗。1935年2月,中央苏区形势异常险恶,苏区组织决定让何叔衡和瞿秋白、邓子恢一起转移去白区,并派警卫员护送他们出封锁线。他们白天躲在山洞中,晚上则悄悄前行。当行至福建长汀县小迳村时,他们的行踪被敌人发现,何叔衡一行三人被逼到了一处陡峭的悬崖边。由于年老体衰,何叔衡为了不连累其他人,在危急关头纵身跳下悬崖。几乎就在同时,敌人的一排子弹横扫过来,穿透了何叔衡的身体。何叔衡用血肉之躯实践了他生前“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何叔衡牺牲后,林伯渠一直保存着何叔衡送给他的那件毛衣,当作对昔日亲密战友的无限怀念。1959年,林伯渠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审查,就准备将何叔衡送给他的毛衣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林伯渠去世后,夫人朱明于1961年2月将这件毛衣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件毛衣伴随林伯渠走过了漫漫长征路,见证了何叔衡与林伯渠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2006年11月1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