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3年6月—2004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曾联合对位于林埭镇的庄桥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最大墓地。为了进一步廓清这片墓地的范围和布局,在平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5—9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平湖市博物馆再次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庄桥坟遗址进行二期发掘。本次发掘紧贴一期发掘的东边布方,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35座,出土随葬品约400件,其中陶器约280件,石器约50件,玉器约30件。
这次发掘所揭露的遗迹现象与一期发掘所揭露的基本相似,证实一期发掘的土台3向东延伸到T503、T504、T603和T604探方,并且还延伸出了本期发掘区的东部(即土台3的东缘仍在发掘区以外)。土台由黄斑土堆筑而成,除墓葬打破土台以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土台仍表现为一个不断向四周扩大扩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渚人安置了4座东西向的墓葬和2个狗的祭祀坑。与一期发现相同,东西向墓的葬式有屈肢葬,而不见随葬品,这些死者中有未成年人。
总体来看本次发掘墓葬的分布不如一期发现的那样密集,但T603和T604东部的墓葬分布密度有所增加,从现场迹象判断,这片墓葬区还没有全部揭露。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多寡不一,多者约20件。个别墓葬的葬具痕迹明显,如M271发现有葬具盖板的遗迹,而且在墓坑的北端放置了一条狗,狗屈肢置于墓坑的西北角,狗的骨架保存较好,其头骨却背向墓主人的脚端,这与一期发现的殉葬狗面向墓主人脚端刚好相反,这种差异性是否另有含义还有待整理研究。
&n
2003 年 6 月一 2004 年 10 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曾联合对位于林埭镇的庄桥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最大墓地。为了进一步廓清这片墓地的范围和布局,在乎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 5 — 9 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平湖市博物馆再次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庄桥坟遗址进行二期发掘。本次发掘紧贴一期发掘的东边布方,发掘面积 500 平方米,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 35 座,出土随葬品约 400 件,其中陶器约 280 件,石器约 50 件,玉器约 30 件。
这次发掘所揭露的遗迹现象与一期发掘所揭露的基本相似,证实一期发掘的土台 3 向东延伸到 T503 、 T504 、 T6nbsp; 随葬品中的陶器有鼎、豆、双鼻壶、壶、簋、罐、盘、盆、宽把杯等;石器主要有石钺、石镞、有孔石刀等,而石钺的形制则较为丰富;玉器主要有玉镯、玉锥形器、玉坠、玉珠等;骨角器有骨镞、骨锥、靴形器等。
新发现的墓葬在布局上与原来的相同,年代更为集中,使考古工作者对庄桥坟的埋葬布局、葬俗习惯等有了更深入了解,为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殉葬狗和狗祭祀坑的再次发现,显示了狗在庄桥坟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程 杰 杨根文 徐新民)
2006.12.22603 和 T604 探方,并且还延伸出了本期发掘区的东部 ( 即土台 3 的东缘仍在发掘区以外 ) 。土台由黄斑土堆筑而成,除墓葬打破土台以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土台仍表现为一个不断向四周扩大扩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渚人安置了 4 座东西向的墓葬和 2 个狗的祭祀坑。与一期发现相同,东西向墓的葬式有屈肢葬,而不见随葬品,这些死者中有未成年人。
总体来看本次发掘墓葬的分布不如一期发现的那样密集,但 T603 和 T604 东部的墓葬分布密度有所增加,从现场迹象判断,这片墓葬区还没有全部揭露。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多寡不一,多者约 20 件。个别墓葬的葬具痕迹明显,如 M271 发现有葬具盖板的遗迹,而且在墓坑的北端放置了一条狗,狗屈肢置于墓坑的西北角,狗的骨架保存较好,其头骨却背向墓主人的脚端,这与一期发现的殉葬狗面向墓主人脚端刚好相反,这种差异性是否另有含义还有待整理研究。
随葬品中的陶器有鼎、豆、双鼻壶、壶、簋、罐、盘、盆、宽把杯等;石器主要有石钺、石镞、有孔石刀等,而石钺的形制则较为丰富;玉器主要有玉镯、玉锥形器、玉坠、玉珠等;骨角器有骨镞、骨锥、靴形器等。
新发现的墓葬在布局上与原来的相同,年代更为集中,使考古工作者对庄桥坟的埋葬布局、葬俗习惯等有了更深入了解,为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殉葬狗和狗祭祀坑的再次发现,显示了狗在庄桥坟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