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的宁夏水洞沟遗址日前先后出土文化标本4万多件。 此次水洞沟考古发掘首次采用高科技手段,采取国际上常用的整体布方、全面揭露的方法,以1乘1米探方进行发掘,在控制自然层的基础上以2-5厘米为水平层逐渐向下发掘。对出土的
石器等标本和遗迹进行逐一编号,采用国际上对旧石器时代的最新考古方法,对每件标本均进行了三维坐标和产状的测量记录。 考古工作者对每一件出土标本分别装袋,在室内对这些标本进行清洗,将其测量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并对重点遗迹如灰烬层采用了浮选的方法,以期获取古人类食物方面的信息。在发掘的同时,他们还系统采集了年代、沉积和环境测试样品,以便分析古人类生活的年代框架和生态环境背景。 考古发掘大面积地揭露了古人类用火的遗迹,这在中国比较少见。专家认为,如此大面积的用火遗迹的发现,说明古人类在两万多年前已进入了成熟的熟食阶段。这次考古发掘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另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共同参与。20世纪20年代以来,水洞沟遗址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仅中国考古工作者就发掘出土文物4万多件。水洞沟遗址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引起了海内外旧石器文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最早是由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于1923年发现的,该遗址与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完)(记者刘泉龙
沈逸男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