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1颅骨上穿孔是巫医结合的产物?
早在一九八八年,吕恩国教授就开始关注考古中发现颅骨钻孔的现象。他认为,颅骨钻孔,极有可能是史前人类巫医结合的产物。除了治病救人,还带有一种宗教*。
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实施穿颅术的材料,用来治疗顽固性头疼、昏睡、神经痛、惊风等症。在中国先秦的医学典籍中,也记载过这些疾病。由此可见,穿颅治病,在远古时代的确是存在的。
在古代人意识中,大多认为人的灵魂就隐藏在身体的头部。人死亡后,灵魂与肉体分离,肉体随时间化为尘土,而灵魂还在。人们便在头颅上穿一个孔以便于灵魂的出入。
在考察新疆出土的所有颅骨穿孔的材料中,吕教授还发现大多伴有其他骨折伤痕,这是否也可以作为受伤后接受穿孔治疗的一个佐证?吕教授认为,在另一方面,既然经过穿颅手术治疗的病人成活率很低,就可能有另外的目的。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古老的巫术。
医学的最初始于巫术,继而巫医混合,以巫术治病,是世界各民族古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既然古代巫医不分,穿颅术带有一定的宗教成分似乎也有可能。
然而,新疆考古研究所的刘学堂教授则认为,新疆及新疆毗邻地区头骨上的穿孔,大多是出于纯粹的宗教目的。根据民族学材料分析,在许多民族中,人们大多把口、鼻看做灵魂出入的通道。一些民族将死者的口鼻封起来,目的是防止灵魂出入,使魂守其舍。但考古发现的穿孔往往不止一个,而是数个,所以在头骨上钻孔让灵魂自由由出入的说法并没有充分的依据。
推测2是原始部落头骨崇拜习俗?
12月6日上午,新疆考古研究所吕恩国教授办公室,当记者和吕教授谈论到刘学堂教授的这一观点时,吕教授很小心地从办公室书架上拿下一个盒子,打开盒子说:“这也是洋海古墓出土的一个颅骨,这个头骨与在吐鲁番博物馆见到的穿孔颅骨上单个的、圆形的孔洞不同,其上有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的孔,孔的边缘光滑。很明显,这是由精巧尖锐器具精雕细凿之下的结果。”
随着考古研究的一步步深入,吕教授和他的同行们都推测,这些颅骨上的孔洞,极有可能也是原始部落中遗存的头骨崇拜形式之一。在新疆及中亚出土的穿孔颅骨中,人工穿孔和战争创伤共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古代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不同家族之间常常引发战争,同一家族墓中常见两到三个阵亡者,无论是部族或家族集团间的战争,死于战争中的人的头骨被赋予有别于其他死者头骨的某种特质,他们的头骨因而有了某种灵性。
这是一种特殊的头骨崇拜形式,崇拜的对象是阵亡者的头骨,同一部族家族的生者从死者头骨上刻下一块骨片,把它珍藏起来,或者挂在身上,借其灵性保佑自己或家族。由于死于战争的人只是少数,所以受到这种特殊穿颅术待遇的人在每个墓地中,自然只是极少数的个体。
在这一点上,吕恩国与刘学堂有共同的见解。
(作者 魏冬梅)
稿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