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霍尔果斯,位于东起上海、横贯华夏大地的312国道终点,东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90公里,西距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市35公里。一条名叫霍尔果斯的小界河连接着中、哈两国。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奠定了她在扩大我国对中亚开放的重要地位。
霍尔果斯以其辛酸的过去,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兴衰。12世纪中叶,这里是臣属西辽的异姓突厥哈刺鲁部首斡匝儿的领地,距此东北约30公里的“中亚乐园”阿力麻里即其王城。1211年西辽为成吉思汗所灭,斡匝儿闻讯后诱杀西辽的监护官,举部归顺了蒙古并随部西征。1226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包括霍尔果斯在内的伊犁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二太子察合台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14世纪后期,已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的王都虽东移至“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城之北),但直至清代平定准噶尔后,这里一直是蒙古人的家园。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之后,朝廷为加强边防,始在伊犁、塔城等地广设“卡伦”(蒙古语:边卡、哨所之意)。1764年,大批锡伯、索伦(当时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总称)军民从东北奉调来伊驻屯戍边。
光绪八年(1882年),沙俄根据《中俄伊犁界约》归还侵占了10年的伊犁时,却又强行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7万多平方公里国土划入了俄境。在此生息了一百多年的索伦后裔不忍遗弃祖先亡灵,只好违心地“人随地归”,成了俄国属民;后来调入的锡伯族官兵后裔则坚持迁回河东,重建了“新索伦营”(即今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经伊犁将军金顺上奏朝廷,霍尔果斯河东沿边一带又重设了由该营戍守的6处卡伦我国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霍尔果斯,位于东起上海、横贯华夏大地的312国道终点,东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90公里,西距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市35公里。一条名叫霍尔果斯的小界河连接着中、哈两国。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奠定了她在扩大我国对中亚开放的重要地位。
霍尔果斯以其辛酸的过去,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兴衰。12世纪中叶,这里是臣属西辽的异姓突厥哈刺鲁部首斡匝儿的领地,距此东北约30公里的“中亚乐园”阿力麻里即其王城。1211年西辽为成吉思汗所灭,斡匝儿闻讯后诱杀西辽的监护官,举部归顺了蒙古并随部西征。1226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包括霍尔果斯在内的伊犁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二太子察合台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14世纪后期,已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的王都虽东移至“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城之北),但直至清代平定准噶尔后,这里一直是蒙古人的家园。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之后,朝廷为加强边防,始在伊犁、塔城等地广设“卡伦”(蒙古语:边卡、哨所之意)。1764年,大批锡伯、索伦(当时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总称)军民从东北奉调来伊驻屯戍边。
光绪八年(1882年),沙俄根据《中俄伊犁界约》归还侵占了10年的伊犁时,却又强行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7万多平方公里国土划入了俄境。在此生息了一百多年的索伦后裔不忍遗弃祖先亡灵,只好违心地“人随地归”,成了俄国属民;后来调入的锡伯族官兵后裔则坚持迁回河东,重建了“新索伦营”(即今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经伊犁将军金顺上奏朝廷,霍尔果斯河东沿边一带又重设了由该营戍守的6处卡伦伦,今口岸所在地时称尼堪卡伦。
霍尔果斯被正式定为通商口岸,始于咸丰元年(1851年)中俄签订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81年,两国又商定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都不纳税。自此,经由霍尔果斯的商品源源外销和运往全疆并远达内地,伊犁也成了我国最早的自由贸易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苏商贸一度中断。1920年5月,新疆当局与塔什干苏维埃地方政府签订《伊犁临时通商协定》,决定在伊宁和苏俄七河省的今阿拉木图互设商务交涉机构,霍尔果斯被指定为进出口货物的必经通道。伊犁的对苏贸易自此往来不绝。20世纪30年代,我方又在霍尔果斯东南的三道河子增设伊犁水运码头,伊犁边贸遂成水陆双管齐下的大发展格局。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提供的6000余吨援华物资、近千架飞机和大批武器-,都是经由霍尔果斯运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全民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霍尔果斯作为连接友好邻邦苏联西部的最大口岸,曾为促进中苏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一度恶化,经贸往来急剧降温,进出口货物锐减,最后甚至完全中止,三道河子水运码头也随之废弃,兴盛多时的霍尔果斯口岸仿佛进入了休眠期。
1983年,沉睡了20多年的霍尔果斯口岸乘着改革的春风,重新对外开放。跨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独立后的中亚邻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贸易往来不断升温,她也随之步入了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后,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了霍尔果斯口岸的新亮点。抓紧建设的工业区、自由贸易区、国际物流中心和中心商务区四大项目,使口岸的综合功能得以全面提升。以皮革加工、食品、机电、化工、塑料、家具、果蔬加工等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整个经济正朝着结构性大变化的可喜方向发展,工业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稿源:伊犁新闻网伦,今口岸所在地时称尼堪卡伦。
霍尔果斯被正式定为通商口岸,始于咸丰元年(1851年)中俄签订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81年,两国又商定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都不纳税。自此,经由霍尔果斯的商品源源外销和运往全疆并远达内地,伊犁也成了我国最早的自由贸易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苏商贸一度中断。1920年5月,新疆当局与塔什干苏维埃地方政府签订《伊犁临时通商协定》,决定在伊宁和苏俄七河省的今阿拉木图互设商务交涉机构,霍尔果斯被指定为进出口货物的必经通道。伊犁的对苏贸易自此往来不绝。20世纪30年代,我方又在霍尔果斯东南的三道河子增设伊犁水运码头,伊犁边贸遂成水陆双管齐下的大发展格局。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提供的6000余吨援华物资、近千架飞机和大批武器-,都是经由霍尔果斯运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全民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霍尔果斯作为连接友好邻邦苏联西部的最大口岸,曾为促进中苏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一度恶化,经贸往来急剧降温,进出口货物锐减,最后甚至完全中止,三道河子水运码头也随之废弃,兴盛多时的霍尔果斯口岸仿佛进入了休眠期。
1983年,沉睡了20多年的霍尔果斯口岸乘着改革的春风,重新对外开放。跨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独立后的中亚邻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贸易往来不断升温,她也随之步入了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后,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了霍尔果斯口岸的新亮点。抓紧建设的工业区、自由贸易区、国际物流中心和中心商务区四大项目,使口岸的综合功能得以全面提升。以皮革加工、食品、机电、化工、塑料、家具、果蔬加工等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整个经济正朝着结构性大变化的可喜方向发展,工业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稿源:伊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