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雅丹不远处,就是克孜尔尕哈烽燧。

这个烽燧为汉代所建,为新疆境内保存最好的古代烽燧。

“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汉意是“红色的哨卡”,或是“红嘴老鸹”等。

这种烽燧是古代用来传递战争信息的。在边境要道上联成一线,一有军事情况,立即点火发布信号。

狼烟与烽燧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少年来,烽燧并不一定招展本国的旗帜,但狼粪却不可或缺。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狼粪联系着国家的命运。

烽燧上烧狼烟有区别,白天,以烧粪为烟,据有人说,狼粪的烟升起后,是直的,这时候人们称其为燧;晚上,则点火,这时候,人们把它叫烽。

烽起火。

燧起烟。

同一个地方,被称作不同的名字,点起不同的东西,但传递的信号确是一样的,只是烟火被点起,一场战争的幕布就拉开了。

守在这里的士兵肯定都是无比寂寞的,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也许他们从内心深处不希望将狼烟点起,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却必须得把信号传出去... ...br

走近烽燧,为它的独特所叹服。

四周为起伏不平的沙丘,惟它高耸,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不要说在汉代,就是今天,在上面点一堆狼粪,估计方圆数十里都可以看见。

烽燧高约十六米,上下齐宽,在顶部有部分-于外面,从构造上可以看出,次烽燧的建筑材料有树枝、木撅和夹杂的沙土。两千年前的东西,到今天依然完好,可见建造地质之好,也可见当时仅靠双手劳作的人们手艺之精湛。

烽燧在以前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有可供攀登上去的阶梯,也有向四方观望的窗口等,但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了这个遗迹。

人们在它四周转悠几圈,想攀上去看看远处,最终没有上去;想在它周围发现一些什么的人,最终仍一无所得。它巍然耸立在这里,不说一句话,不给任何人任何东西,它已经老了,只让你看它几眼就行了。

这样多好啊!谁也别想掌握它,站在它的上面。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与现在的一切都没有关系了。

好好的保护它吧,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毕竟不多了!

(来源:丝路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