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始皇陵考古队在对秦兵马俑坑旁的“劳工墓”发掘时,找到了120具2200年前参与秦始皇陵建设的工人遗骨,在抽样检测中,发现其中一具骸骨具有明显的“欧亚西部特征”,是个欧洲人。
DNA显示西方人参与了建设2005年12月,秦始皇陵考古队在秦兵马俑坑旁发现了另一个墓穴,并在里面发掘出120具尸骸,经初步认定,这120具尸骸为建设秦始皇陵过程中,死亡的“建筑工人”。
“尸骸排列不整齐,少数还有刀伤和骨折伤痕,互相挤压着堆放在里面,因为墓穴中渗水,当时只能大致分析出工人的年龄。”陕西省考古所研究员段清波说。
但最近的结果却让他兴奋不已。
考古专家在120具遗骨中,随机抽取了50个样本进行DNA检测,并与部分现代人线粒体DNA数据比较参照,竟然发现了一个个体具有“欧亚西部特征”,“是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按照考古学界定,欧亚西部便属于欧洲范围。
参与此次考古的西北大学考古系主任王建新告诉记者,“洋劳工”出现在中国腹地,其意义犹如在金字塔修建者中发现了东方人一般,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千古之谜将由“白人劳工”解开
“秦始皇陵有太多的谜无法解开,但现在发掘出的这具尸骨,就可能给予我们比较明确的答案。”段清波说。r
首先,秦始皇陵中遍布着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俑,“这并不符合中国墓葬的规范,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没有哪个帝王建过如此规模的墓葬,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特例。”
段清波告诉记者,一个文化成果总是在之前有长期的渐进发展过程,之后有延续,但秦始皇陵中的陵墓文化属于“空前绝后”,秦始皇怎么会想到这个主意?后来者为什么无法复制这个想法?
“现在看来,墓葬中存在着高大的人像倒是与埃及墓葬方式极相似,其中联系的纽带可能就是参与建设的白种工人。”
其次,秦始皇陵建造技术也让考古学家伤透脑筋,“墓穴中遍布1米长,40公分厚的空心砖,而高近2米的兵马俑也是空心的,这在当时及其后几百年中都没有出现过。”段清波告诉记者,之后汉代虽复制了秦俑,但只有40公分高,技术含量大大缩水。
如果把这个技术看做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问题就变容易了。“单从秦朝自身发展,这些问题就是谜,但如果把这些突飞猛进的技术放到世界范围内看,就方便解答了。”
另外,王建新告诉记者,根据文献记载,在秦始皇陵门口曾经树立过的12个“金人”,相貌就是古代“胡人”的样子,而胡人就是秦代对“西域”人的统称。
2200年前可能有中西交流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最早记载也只是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现在有了这具尸骸,就有了秦代中西方交流的考古学证据。”段清波告诉记者。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王建新也认为应该发生的更早,“新疆的和田玉早在殷墟时代就已经传到了东亚。”
另外,二人均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建筑模式,绝对是纯东方的。
但他同样认为秦始皇陵中确实存在着西方技术,“比如铁器的冶炼,就考古发掘来说,是西早东晚,可以推算出,是由西方传入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金力告诉记者,根据考古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中西方间的接触和基因交流可至少追溯到2200年前,远早于张骞出使西域。
稿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