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发现库区最大汉代窑群 再现2000年前繁荣(图)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巫山“土城坡”汉代窑群遗址发掘现场,武汉市考古研究所6名专家昨获得惊人发现。在发掘第十个汉窑时,又发现掩埋在地下的6个窑塘。专家们称,在三峡库区还是首次发现这样大规模的汉窑群。

考古人员从身后窑膛内发掘到的完整的瓦片位于巫山老城原巫山中学的“土城坡”,是三峡库区重点考古发掘点之一。自2004年8月进场后,武汉考古研究所已在此发掘出300多座古墓、4000多件陪葬文物,绝大部分属于两汉及战国时期文物。今年2月26日,考古队第二次发掘时发现烧制陶器的窑塘,迄今已发掘清理10个窑塘,并获得大量汉代筒瓦、板瓦、罐等器物。此次是专家第3次对“土城坡”进行发掘。目前已已发掘清理的10个窑塘位于距长江码头10多米的坡地上。窑塘平面略呈方形,由窑门、火膛、窑床、烟道四部分构成。窑塘有单烟道、双烟道和三烟道之分,大小不一,大的长约3米,宽约2米;小的长约2米,宽约1米。专家称,大规模汉窑群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峡库区在2000年前手工作坊业已相当繁荣,并可对此前巫山及周边区域发掘出的大量汉代陶制文物来源作出了合理解释。 (吴国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