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金砖大国危机中走近 探讨双边结算甩开美元
巴西总统访华主要谈经贸
巴西总统卢拉5月18日率领商业代表团抵达中国,法新社18日援引卢拉的话说,此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对华贸易,并推动建立一个“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和商业规则”,巴西外交官员罗伯特·雅瓜里贝说,卢拉此行说明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促进贸易、吸引投资是重点
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
路透社评论说,今年4月份,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一趋势显然还会持续下去,因为能源缺乏的中国和农业、矿业大国巴西间的商务往来还有很大扩展空间。
报道称,此次巴西关注的重点是希望提高对华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多样性。巴西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70%是初级商品,包括大豆和铁矿石,而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有60%是工业产品。巴西外贸部长巴拉尔在接受采访时说:“与美国相比,最大的危险是我们没有使对中国的出口呈现多样化,我们必须使之多样化,必须为我们的出口增加价值。”但文章认为,这样巴西也面临另一个风险,即逐渐失去拉美工业品市场的份额,过分依赖中国。
报道称,卢拉这次访问中国还希望为巴西的肉类产品打开中国的市场,而且也希望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能在中国出售飞机。随同卢拉一同访问的巴西商界领袖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尤其是巴西基础设施建设等。另外,此次访问还将涉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间的谈判,后者将在2010年到2011年为前者在巴西海岸开发巨型新油田的计划提供融资担保。
《华尔街日报》18日评论说,全球金融危机让这两个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1740亿美元让巴西成为石油生产大国组织中的一员,而中国则是少数几个拥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国家之一,所以双方有充分的合作基础。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加布里耶里说:“美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与中国人谈判合作。”
中国市场吸引巴西企业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引起了巴西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巴西企业都把中国经济和市场作为走出困境的希望所在,他们对卢拉总统这次访华抱有很大期待。巴西外贸促进会主席特依谢拉说,今天的中国对巴西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中国正在出现一股新的消费热潮,巴西人应当以欢快的热带风情来吸引中国消费者。”
到中国去投资也成为巴西企业近年来新的发展战略。几年前,巴西一些制鞋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之后,这些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本身。巴西制鞋工业协会主席海托·克莱因说,在美国市场萎缩的时候,很多巴西企业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将中国列为了新目标。
对中国市场心存疑虑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仍然对中国市场心存疑虑。巴西Sertrading公司总裁阿弗莱多曾在2004年跟随卢拉总统访华。两年后,他就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他认为,发现中国的商机很难,需要努力奋斗。海托·克莱因也认为,向中国推销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宣传费用昂贵,此外还有文化的差异。他期望卢拉总统访华时,两国签署使用本国货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的协议,这样可以为两国贸易提供更多便利。
此前美联社15日曾报道称,卢拉表示,中国和巴西应该用自己的货币进行商业结算:“巴西与中国之间建立一种以我们自己的货币结算的贸易联系非常重要,我们不需要美元。为什么像巴西和中国这样重要的国家不用自己的货币,而要用美元结算贸易?”
但巴西外贸协会副会长若泽·德卡斯特罗认为,中巴两国用本国货币从事贸易“并不是一件积极的事”,因为巴西向中国出口的都是原料,美国才是巴西制成品的市场。他认为,尽管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总是不能让人放心。目前中巴正在就双边贸易、投资等许多问题进行谈判,德卡斯特罗说:“我喜欢谈判虽然艰巨,但规则非常清楚。中国的问题是缺乏透明度”。
纽约时报:人民币,战无不胜?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原题:人民币,战无不胜?
19世纪,世界被大英帝国统治着;20世纪,掌控权转移到了美国。现在,也许我们正在走进一个属于亚洲的新纪元,统治者则为崛起的中国和人民币。虽然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在朝夕间改变,但是我们不能再想当然下去了。要不了多久,美元将被其他货币战胜,而人民币就是最佳候选。到那时,美国支撑财政经费和贸易逆差的能力将不复存在,美国将承受巨大损失。
通常,全球储备货币所属国也是外债的债权人。大英帝国的没落,伴随着英镑让出全球储备货币的宝座,英国也在二战期间成为了外债的债务国。现如今,美国也遇到了类似情况,美国巨大的预算和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债务国,而这些债务国对于积累美元日益感到不安,美元的衰败是迟早的事情。
那么,谁将替代美元?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只是次要储备货币,因为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实在有限。黄金交易太过原始,它也只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才会升值。欧洲货币同盟的长期可行性遭到质疑,欧元踌躇不前。于是,只剩下人民币了。
中国作为债权国,持有大量账户盈余,较小的财政赤字,公债在GDP中的百分比远低于美国,还有稳定的增长。仅凭这些,人民币已经在向美元的权威宣战。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北京提出一种新型的全球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中国不久后也会希望看见人民币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去,同样也希望人民币可以作为双边贸易的支付手段。
然而,目前为止,人民币还不足以成为世界储备货币。首先,中国会着手让货币更加自由通畅地进出,使得人民币更加灵活可行。继而,推行国内的财政改革,将其债券市场更具流动性。毫无疑问,想让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路还很长,但结果是必然的。通过与几个国家(阿根廷、白俄和印尼)建立互惠外汇信贷,中国已经小有成绩。另外,中国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用人民币标价的新规定,也扩充了国内外市场上的人民币份额。
假设中国和其他国家想要将本国的外币储备多元化,不再完全依赖于美元—他们迟早会这么做—美国就得遭殃了。基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美国早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美元强劲的市场使得美国人以更低的汇率借贷,外需保证了国家债券保持在低收益,因此我们才能够以低额利率支撑巨大的赤字。美国能够以本国货币发行债券,因而将美元贬值的损失转移给了我们的债权人。用美元为商品标价,同样也意味着美元的贬值不会引起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浮。
想像一下,如果中国可以用人民币在全球进行自由的借贷和放贷,最终,人民币将会成为进出口贸易中的支付手段和记帐单位,也会成为国际投资者的保值来源。美国会为此付出代价,我们不得不为进口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私人债务和国债都会上调利率。借贷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消费力与投资力的减弱,最终导致增长放慢。
美元的衰败也许需要十多年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再不整顿金融商行,这个时间将会缩短。美国必须加紧对经费和借贷的控制,并且促进真正的增长,而不是基于资产和信贷的泡沫。在过去二十年间,美洲入不敷出,增加国外放债和收债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的体系,放纵了美国肆无忌惮的借贷。
现如今,美元的地位大不如从前,我们得重新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包括重点投资建设“锈迹斑斑”的基础设施,可替代和可再生资源,以及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放弃投资那些没必要的房屋和金融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延缓美元衰落的进程,保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相关:
巴西总统访华欲建世界新秩序 将落实抛弃美元计划
巴西总统卢拉5月18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虽然卢拉自上个星期五出访了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但北京之行被认为是巴西总统这一次多国访问的最重要一站。按照巴西官员的评论,卢拉不仅要同中国加强双边的战略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次的访问在北京同中国确立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新秩序。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巴西宣布卢拉出访将带有人数众多的随访代表团前去沙特和土耳其。但只是抵达北京这一站才明确宣布代表团有240人之多,其中相当人员是经贸界重要负责人。巴西强化同中国经贸关系,显然是卢拉访问北京的重要目的。借着这一机会,两国间要签署一系列经贸合同。所牵涉的领域有石油,航空,矿产和农业等方面。
中国与巴西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64亿美元。过去的双边贸易中,中国经常是贸易顺差国。巴西已经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并且希望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双方对贸易前景都抱有乐观。而且中国因为能源战略需求,对巴西的石油和矿藏表达浓厚的兴趣。
很多评论指出,巴西同中国在世界舞台结成同盟,各自寻求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地位的同时,也促进强化第三世界国家影响。多种理由让巴西同中国相互走近。在强调多极世界的同时,突出各自的地位。也是因为此,巴西与中国一样,不仅各自希望确定在洲际地区的最重要影响地位,也越来越明确要求把这样的地位影响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巴西和中国近来就重新创立世界新秩序遥相呼应。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的呼声,不仅响于政治范畴,也进一步扩大到经济金融贸易。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以来,巴西和中国,以及俄罗斯和印度被认为是四个新崛起的金砖国家,进一步要求改革现有世界经济金融秩序。从去年以来中国和巴西等南美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就寻求用地方货币做贸易结算,欲终结美元的地位。
在稍前伦敦20国世界金融会议前,中国公开呼吁用其他货币代替美元做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而巴西则在伦敦峰会期间,直接的向中国建议,用中国的人民币和巴西的雷亚尔做结算货币,抵制和抛弃美元。卢拉今天访问北京,就要具体落实这个建议计划,已经被认为是巴西同中国挑战世界经济金融秩序最引人关注的行动。
分析评论
5月以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理事耶伦、霍恩和罗森格伦等重要官员,一直强调美国经济会在2009年底之前复苏回升,加上4月美国失业率降幅收窄等有利因素,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的确有所回暖。美联储4月底的议息会议也没有大的动作,仅仅是调整TALF工具、且此工具的使用额度也确有所扩大,这一系列的政策和市场实际之间的逻辑似乎尚能圆通。
但是上任之初对经济预期较之美联储更为乐观的奥巴马却一反常态,指出“衰退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随后4月零售月降 0.4%、工业产值月降0.5%等不利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奥巴马的判断。这样对美国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复杂化了,美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美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目前美国当局各方对经济形势的看法较之年初的变化,正好是相互换位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奥巴马转冷而美联储转暖,这种分歧似乎还没有分裂那么严重。首先从奥巴马对监管改革的态度看,其对美联储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美联储的最低区间利率也大加赞赏。其次奥巴马对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各项救助行动持明确的首肯态度,包括银行压力测试等一系列的政府当局行动,奥巴马都配合得较为默契。
因此,目前当局阵营的明显分歧可能是政策策略的反映,也即美国经济继续衰退的前景将会相对有限,而官方阵营正在以双簧的姿态来逐渐收拢人心。但美国经济的真正问题在于,衰退幅度如此之大与通缩和通胀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或者说,显着衰退与“通缩风险不大”以及“通胀风险较低”并存这种不合逻辑的局面,其真正的背景是什么呢?
美联储的公信力考验
美国金融危机是在本届美联储任内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本届美联储始终参与、掌控了整个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过程。在所有的重要时间节点上,美联储都对美国经济走势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姿态,包括对房产市场坠落触底等的立场,但是美联储的各项救助行动至今始终未直接触及实体经济。
那么美联储为什么就能够判断经济回暖呢?3月负通胀出现至今,美联储各位重要官员异口同声地向市场灌输通缩风险不大、经济年底回升这样的观念,而且美联储各位重量级人物还一致坚称未来几年通胀风险不大,所有这些综合起来看,美国经济目前的状态就是,显着衰退而不通缩且不通胀。这从经济学常识来看,显然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难以理喻的动态,或者说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理论依据。
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怀疑就十分普遍,但当时各种情况使预期集中于“美国经济技术性衰退”范畴。实际情形则是美国经济从技术性衰退进一步下落,除去典型的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美国实体经济领域实际上已经被去库存化的过程引向了更深的深渊,这其中包括房屋市场新增的显着的止赎压力。换句话说,技术性衰退也未免幅度太大了。
但从逻辑上讲,仍然只有技术性衰退才会支持“衰退而不通缩且不通胀”的立场,否则,这只能算是一种“国家广泛管制”的、为不可预期的战争作预演的状态。当然,目前还仅仅局限于所谓的监管改革这样的层面,并且直至目前的各种救助行动都还未直接触及实体经济,这样美联储的公信力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怀疑和考验。
美元已毫无利益可言
实际上,美国当局阵营的政策策略或分歧以及美国经济的逻辑陷阱,其真正背景很可能揭示出,全球美元市场已经毫无利益可言。换句话说,在危机演变至今、美联储政策仍未直接触及实体经济之前,任何美元市场的反弹都只会是“套杀兑现”。直至美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确立之前,美国金融体系将不得不从全球美元市场中寻找套现的途径以清理不良资产。
而这只是技术层面“套杀”模式的反复螺旋式演绎,这即是空头市场反弹的真实逻辑。至少在目前当局阵营的各种政策迷雾之下,实体经济的核心问题始终没有被完全触及,这样美元市场投资获利的宏观依据就一直还未确立。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元必然会被抛弃。实际上,如果美元逐渐退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而居其次,可能美元的真正价值和强势将会出现历史性的复苏。或者说真正的强势美元是美国的美元,而不是全世界的美元。在美国仍有较大余地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未来这个过程可能是超乎想象的复杂。
但是正如加拿大央行行长卡尼、欧盟央行行长特里谢等人所言,金融机构清理资产、完善资产负债表是金融危机结束的前提,在此之前,全球市场必须首先要为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买单,实体经济也必须接受金融体系的高价盘剥,这是金融危机后续演变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