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厕所古代叫做 出恭 ?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这是带有戏谑,开玩笑的话,引申而来的。

以前古代没有纸张的时代,大臣上朝是都要手持一块“朝板”,也就是“笏”。将要向皇帝汇报的内容记录在上面,上朝(开会)时,要恭恭敬敬双手持“朝板”列队站着,有的小说称此为“恭列站班”。(这个“笏”,一开始是用竹子做的,有有钱的大臣,用象牙做的。)

近代以前,厕所都在室外。上厕所时都事先要带好草纸(从前是以稻草为原料生产的,比较粗糙),(现在说手纸、卫生纸)。人们开玩笑将这种现象比喻手持“朝板”。因而将上厕所称做“出恭”。这里的“出”,南方人说成“ce”或“ca”,隐讳“撒”字写成“出”。这些字在南方人发音相近。

还有谜语:“脚踏地板,手拿朝板,面孔一板,黄先生出来。”就是形容指“出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