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是“一盘散沙”?
“儒家文化”本就是制造“一盘散沙”的“文化”
中国人如“一盘散沙”,这是很久以来人们就已经有了的认识,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也曾经对此有过感叹,可是他并不知道“一盘散沙”的根源。今天我要告诉我亲爱的同胞,之所以中国人如“一盘散沙”,且永远都只能如“一盘散沙”,其根本的原因,即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精神垄断所必然造成的恶果。换言之,“儒家文化”原本就是制造“一盘散沙”的“文化”。
在过去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之中,外族对中国的入侵,大部分均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并甚至终于“亡国”,而中国人,特别是其中的汉人,则几乎成了永远的亡国奴。这只要认真地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特别是“独尊儒术”之后的历史,更尤其近一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很清楚了。今天文章的主题,即是要揭示历史之中早已潜在的这个最根本的原因。
一个民族国家的强大,首先是该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凝聚力的强大,再就是其经济力量的强大,然后才是其政治、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且上述各项的“强大”,在正常的情况之下,是从前至后逐级推进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力量的低下,主要的暴力工具是冷兵器,在战场上厮杀的基本上是双方作为人的士兵的肉体的拼杀,这样一来,文化精神的力量就显得尤其重要。
世界上人类的文化主要分为三大类:血缘宗法类、宗教神法类和哲学宪法类。就对于巨大人类群体内部的文化凝聚力而言,血缘宗法类是最弱的。为什么?因为血缘亲族就其在巨大人类群体之中所占的份量来说,应是极小极轻的,在巨大人类群体之中,实际上更多的人是属于彼此的“陌生人”。而对于“陌生人”的凝聚力,显然“宗教”(对神、上帝的信仰)和“哲学”(对真理、真实的认同)全都要远比“血缘”(只认同亲亲尊尊长长)的力量强大得多。
中国的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亲亲尊尊长长”,作为统治者来说尽管可以基本上保持“亲族”关系,但也基本上只能维持在“五服”之内,而大多数的被统治者则显然都处于与统治者彼此“陌生”的族群。正是因此,孔丘要宣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荒唐类比,由此而把“君臣”与“父子”拉上关系,更散布“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大家庭”谎言,并由此而更称中国人的“国”为“国家”,似乎“国”即是巨大的“家”,而天子即是这个巨大家庭中的“父亲”,且尊称为“圣上”。其实,这完全是孔丘及其儒家文人一厢情愿所一手伪造的巨大“国家”的幻象;只要一遇上强敌,如此的“中国”根本就不堪一击。正是因此,在历史上,当“大难”来临之时,所谓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事实上的“一盘散沙”之“国”。
在古代,为中国人制造“大难”者几乎全都是来自周边强悍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多半是游牧民族,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经常游牧的大迁徙,共同与恶劣自然环境的合作的抗争,以及更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这全都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精神”的凝聚力,并显然地超越了汉族“文化”的凝聚力。正是因此,只要遇上适当的时机,少数民族的入侵中原,常能顺利得手;也正是因此,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皇朝历史,绝大部分都是由少数民族来谱写的;而来自汉族自身的中国大一统皇朝,几乎就只有汉朝一朝,或者还包括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朝。
如此中国的历史,我亲爱的同胞,你们有没有看到呢?你们为什么就不问一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今天文章告诉您的就是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以后再谈),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一盘散沙”的文化,而造成这个“一盘散沙文化”的“罪魁祸首”,即是我亲爱的同胞你们对它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孔丘”以及由他所开创的中国“儒家文化”。这个文化的宗旨,即是要让中国所有的人心中只认“亲亲尊尊长长”、只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认“天命的血缘的宗法的人治的极权专制的政治”,而根本就不认,甚至也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能够“凝聚”陌生人心灵的道德(公道、公理、公德)的价值。换句话说,“儒家文化”其实质即是一个让中国人永远“离心离德”的极原始极落后极没有人类文化精神的“文化”,也即永远都只能让中国变成一个“人心沙漠”之国的“文化”。
面对历史,以及更面对人类文化的“逻辑”、“真理”、“规律”,“精神”,总之,(老子早就曾论及的)人类文化之“道”,我亲爱的同胞们请你们醒醒吧,“儒家文化”绝对是一个只能制造“一盘散沙”的“离心离德”的极没有人类文化精神的“文化”。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们,全都只能是人类真正“文化”的“瞎子”,既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瞎子”,更是人类文化逻辑(真理、规律、精神、“道”)的“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