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魂归张家界
--------------------------------------------------------------------------------
在人间仙境张家界,有一天下奇观——水绕四门。其西北角香炉岩的荆棘杂树丛中,凸现一个旧土堡,乃汉室留侯张良的安息之地。坟茔虽毁,布满苔藓的《张良之墓》墓碑仍在。据说张家界名称的由来,乃张良所赐。而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括地志》云:“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
张良究竟葬在何处?在沛县还是张家界?
张良字子房,是汉室三杰之首。他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和决胜千里的超人智慧,为建立强大的汉皇朝立下了不世之功。一代文宗苏轼在其《留侯论》中称颂他有“盖世之才”。但他在汉朝建国以后,却没有担任什么具体的显官要职。身体有病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他信奉道家,淡于名利,对同君主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有清醒的认识。他只求颐养天年,不愿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把自己的退隐思想用“学辟谷,导引轻身”加以掩盖,并自述心志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退隐骊山西麓的密林中,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
公元前195年4月,汉高祖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刘盈“人为仁弱”,朝廷实权操在吕后手里。吕后对张良曾设计保太子之功感激不尽,对张良帷幄运筹、决胜千里的超人才智更是由衷佩服。她设盛宴把张良召进宫来,希望张良出山辅佐惠帝,起衰振懦,扶上正道。对张良的学道之举不以为然,劝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并“逼”着张良喝了美酒,吃了山珍海味。张良回去后,上吐下泻了一番。他对吕后太了解,以他的精明洞达,岂能不会预见到日益壮大的吕氏集团与根深蒂固的刘氏集团将会有一场流血拼杀!对吕后请他出山扶持惠帝之举,他不敢当面拒绝,请求容他回去仔细考虑一下。吕后不敢逼得太紧,答应了。可是张良回去后就在人间“蒸发”了。以致张良死在何年何月,史家也只能界定在公元前186—189年之间。总之,张良离开长安后,又悠哉了六至九年才离开人世。他到底哪里去了呢?
回故乡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或去封邑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都不大可能。因为他背着吕后离开长安的。按吕后的脾气,你为我所用,可以感激涕零,屈尊下跪;胆敢阳奉阴违,推诿抗拒,就杀你的头,满门抄斩或夷你三族。韩信的钟室之难并夷三族,就是她的“杰作”。如果她想到这个“盖世之才”今后可能会为刘氏集团所用,与吕氏集团作对,就更不共戴天了!所以回故乡、去封邑无异于自投罗网。只有可能追随赤松子的仙迹,云游山水,归隐林泉。“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故史家不仅搞不准他仙逝的年月,对他的游踪事迹也没法记录了,留下了历史的空白,但人民没有忘记他。
赤松子何许人耶?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后为道教所信奉,是一位仙化了的高人。在《淮南》、《路史》、《读史方舆纪要》、《列仙传》、《明统一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曾浪迹湖南。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就说:“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在南县、华容、岳阳、浏阳、常德、沅陵、澧县、慈利、永定(今大庸)等地的府志、县志中,都有赤松子曾来游历的记载,留下了大量传说和遗迹。如南县有赤松亭,亭内原有赤松子睡像,并有咏赤松子的对联。不知何年赤松子来到了舜帝流放驩兜的大庸县,先上张家界,再登天门山。见天门山孤峰耸天,充满灵气,就在此结庐居住、炼丹。迄今丹灶峰还留有丹灶。清代诗人叶守礼有诗咏曰:悬崖峭壁绝尘寰,上有仙人学炼丹。炼得丹成鹤已去,独留丹灶在峰峦。
张良秘密从长安出走后,循赤松子足迹,也到了湖南。从一些府志、县志的记载中分析,他大概是沿汉水入长江过洞庭,先到湘北、湘中,再转湘西的。岳阳、浏阳都有相师山。据县志记载,是张良追随老师赤松子足迹,在这里瞻仰过老师的仙踪遗迹。又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舜帝流放驩兜的崇山,再登与崇山相邻的天门山,后又辗转来到了青岩山。这里神奇秀丽,别有洞天,正是张良寻求的“世外桃源”。遂在此结庐隐居下来,修行学道,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并赐名青岩山为“人间仙境张家界”,最后长眠在这里。《澧州府志》、《永定县志》均载:“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
耐人寻味的是,张家界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吕后发觉张良潜逃后,果然大怒。她根据地方官密报,得知张良隐居在青岩山,遂下密诏给武陵郡太守发兵三千捉拿张良。张良率弟子、山民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粮尽弹绝,眼看围困的山寨被攻破,张良师父黄石公前来助战,迫使太守退兵。这个山寨后被取名黄石寨。张良去世后,吕后还下密诏令武陵郡乔太守到张家界寻找张良墓冢,但没有找到。因张良的子孙为防官府掘坟毁冢,把张良遗体葬在水绕四门西北角100米处很高的香炉岩上,要几经攀缘才能爬上墓地。这里风景极佳,也十分隐蔽。以致年长日久,连张良的后人都茫然了。后经一位阴阳先生反复查考才又找到,并赋诗云: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香炉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
总之,于情于理分析,再从方志古籍、历史遗存、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等多方面考究,张家界应该是张良真正的长眠安息之处。留城附近的张良墓,只能是封邑的官员百姓为感念张良修建的衣冠冢。史学家张毅在其《一代谋臣张良》中引用《括地志》之说后写道:“不论是谁出于什么动机,把张良的遗体搬回他的封邑埋葬,都纯属庸人自扰。”在两千多年前的条件下,留城的百姓和官员怎能知道浪迹天涯的张良死在何时何处?即使知道了,又怎么能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把遗体运回留城?
张良将超人的智慧和明哲结合在一起,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又避祸防患得善终,树立了封建社会中帝王之师的一种典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从东汉邓禹、三国诸葛亮、宋朝赵普、明朝刘基等人身上,似乎都可以看到张良的某些基因。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基于这个大局,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张良的卒年,《史记》记为高后二年,《汉书》记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死的由于张良的晚年活动鲜为人知,以至被人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为千古之谜。
关于张良的墓地,人们曾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确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周围古柏环绕,郁郁葱葱,似有一定来历。又据传说,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死后就葬于该地。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相似描写,说张良纳还冠盖,辞朝学道,刘邦追至白云山,张良幻化而去,从此不知下落。可见这种看法是有所依据的。
建国以后,张良墓侧尚存张良庙,有山门3间,大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呈四合院布局。庙内外共有石碑6通,墓区内有柏树209棵,杨树16棵。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杨树被砍伐做在桌椅。后来拆除庙宇的建筑材料在三义建了一所中学。1978年在修筑陇海铁路复线时又占去墓北边茔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树12棵,今剩有柏树197棵,杨树13棵。据对最大的柏树年轮考察,树龄约有230年左右。
也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给他留。既然封地在留,死后葬于留城附近,应属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一看法以唐代文献为依据,且与史实较接近,也有一定说服力。
还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当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说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并不是不可能的。
此外,位于微山县微山岛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张良墓,在微子墓南1.5公里处。墓下方上圆,红黄粘土加鹅卵石块筑成,夯土层次清晰,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题“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墓东侧原有张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与张良墓一样,张良庙也是为纪念张良而建。据说,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而今的张良庙位于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相传张良激流勇退后,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在此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
张良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200余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总的布局是院院相连,亭阁星罗。庙内现存摩崖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副。
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霭缭绕,颇有仙家灵气,它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现在已是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视”5个朱红大字,大门左右刻着一副对联:
博浪一声震天地,
圮桥三进升云霞。
入山门,便踏上一木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圮桥为黄石公捡鞋穿鞋一事。桥上有栏杆和靠椅,桥下流水潺潺。越过木桥,便是高大的保安观,入门后,左右有钟、鼓楼,院中央几立着“灵霄殿”,但见八角飞檐,琉璃瓦饰顶,彩绘拱斗屋檐,颇为壮观。殿侧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从殿侧北面经过庭,便进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伟庄严,上县“明哲风高”、“帝王之师”,殿门有对联:“毕生彪炳功勋启自授书始;历代崇丰烟祀端由辟谷开。”殿内原有张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现有歌颂德条幅多幅。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厢房对称而立。院内清幽、古雅。殿堂门楣遍布称颂的匾额,如“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从北花园西南出去,地势升高,游客登上层层石阶,可见阶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赵文渊、清代林则徐,以及后来冯玉祥、杨虎城将军的诗文。登上山顶,就是紫柏山的中峰。山顶上的亭子叫“授书楼”,取黄石山向张良授书之意。这座重檐飞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而成,高离地面100米,显得高雅别致。登楼远眺,峰峦起伏,林海苍茫。惠帝元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终得善终。良(?前186),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颍川郡城父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张良魂归张家界
--------------------------------------------------------------------------------
在人间仙境张家界,有一天下奇观——水绕四门。其西北角香炉岩的荆棘杂树丛中,凸现一个旧土堡,乃汉室留侯张良的安息之地。坟茔虽毁,布满苔藓的《张良之墓》墓碑仍在。据说张家界名称的由来,乃张良所赐。而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括地志》云:“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
张良究竟葬在何处?在沛县还是张家界?
张良字子房,是汉室三杰之首。他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和决胜千里的超人智慧,为建立强大的汉皇朝立下了不世之功。一代文宗苏轼在其《留侯论》中称颂他有“盖世之才”。但他在汉朝建国以后,却没有担任什么具体的显官要职。身体有病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他信奉道家,淡于名利,对同君主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有清醒的认识。他只求颐养天年,不愿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把自己的退隐思想用“学辟谷,导引轻身”加以掩盖,并自述心志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退隐骊山西麓的密林中,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
公元前195年4月,汉高祖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刘盈“人为仁弱”,朝廷实权操在吕后手里。吕后对张良曾设计保太子之功感激不尽,对张良帷幄运筹、决胜千里的超人才智更是由衷佩服。她设盛宴把张良召进宫来,希望张良出山辅佐惠帝,起衰振懦,扶上正道。对张良的学道之举不以为然,劝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并“逼”着张良喝了美酒,吃了山珍海味。张良回去后,上吐下泻了一番。他对吕后太了解,以他的精明洞达,岂能不会预见到日益壮大的吕氏集团与根深蒂固的刘氏集团将会有一场流血拼杀!对吕后请他出山扶持惠帝之举,他不敢当面拒绝,请求容他回去仔细考虑一下。吕后不敢逼得太紧,答应了。可是张良回去后就在人间“蒸发”了。以致张良死在何年何月,史家也只能界定在公元前186—189年之间。总之,张良离开长安后,又悠哉了六至九年才离开人世。他到底哪里去了呢?
回故乡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或去封邑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都不大可能。因为他背着吕后离开长安的。按吕后的脾气,你为我所用,可以感激涕零,屈尊下跪;胆敢阳奉阴违,推诿抗拒,就杀你的头,满门抄斩或夷你三族。韩信的钟室之难并夷三族,就是她的“杰作”。如果她想到这个“盖世之才”今后可能会为刘氏集团所用,与吕氏集团作对,就更不共戴天了!所以回故乡、去封邑无异于自投罗网。只有可能追随赤松子的仙迹,云游山水,归隐林泉。“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故史家不仅搞不准他仙逝的年月,对他的游踪事迹也没法记录了,留下了历史的空白,但人民没有忘记他。
赤松子何许人耶?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后为道教所信奉,是一位仙化了的高人。在《淮南》、《路史》、《读史方舆纪要》、《列仙传》、《明统一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曾浪迹湖南。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就说:“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在南县、华容、岳阳、浏阳、常德、沅陵、澧县、慈利、永定(今大庸)等地的府志、县志中,都有赤松子曾来游历的记载,留下了大量传说和遗迹。如南县有赤松亭,亭内原有赤松子睡像,并有咏赤松子的对联。不知何年赤松子来到了舜帝流放驩兜的大庸县,先上张家界,再登天门山。见天门山孤峰耸天,充满灵气,就在此结庐居住、炼丹。迄今丹灶峰还留有丹灶。清代诗人叶守礼有诗咏曰:悬崖峭壁绝尘寰,上有仙人学炼丹。炼得丹成鹤已去,独留丹灶在峰峦。
张良秘密从长安出走后,循赤松子足迹,也到了湖南。从一些府志、县志的记载中分析,他大概是沿汉水入长江过洞庭,先到湘北、湘中,再转湘西的。岳阳、浏阳都有相师山。据县志记载,是张良追随老师赤松子足迹,在这里瞻仰过老师的仙踪遗迹。又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舜帝流放驩兜的崇山,再登与崇山相邻的天门山,后又辗转来到了青岩山。这里神奇秀丽,别有洞天,正是张良寻求的“世外桃源”。遂在此结庐隐居下来,修行学道,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并赐名青岩山为“人间仙境张家界”,最后长眠在这里。《澧州府志》、《永定县志》均载:“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
耐人寻味的是,张家界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吕后发觉张良潜逃后,果然大怒。她根据地方官密报,得知张良隐居在青岩山,遂下密诏给武陵郡太守发兵三千捉拿张良。张良率弟子、山民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粮尽弹绝,眼看围困的山寨被攻破,张良师父黄石公前来助战,迫使太守退兵。这个山寨后被取名黄石寨。张良去世后,吕后还下密诏令武陵郡乔太守到张家界寻找张良墓冢,但没有找到。因张良的子孙为防官府掘坟毁冢,把张良遗体葬在水绕四门西北角100米处很高的香炉岩上,要几经攀缘才能爬上墓地。这里风景极佳,也十分隐蔽。以致年长日久,连张良的后人都茫然了。后经一位阴阳先生反复查考才又找到,并赋诗云: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香炉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
总之,于情于理分析,再从方志古籍、历史遗存、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等多方面考究,张家界应该是张良真正的长眠安息之处。留城附近的张良墓,只能是封邑的官员百姓为感念张良修建的衣冠冢。史学家张毅在其《一代谋臣张良》中引用《括地志》之说后写道:“不论是谁出于什么动机,把张良的遗体搬回他的封邑埋葬,都纯属庸人自扰。”在两千多年前的条件下,留城的百姓和官员怎能知道浪迹天涯的张良死在何时何处?即使知道了,又怎么能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把遗体运回留城?
张良将超人的智慧和明哲结合在一起,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又避祸防患得善终,树立了封建社会中帝王之师的一种典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从东汉邓禹、三国诸葛亮、宋朝赵普、明朝刘基等人身上,似乎都可以看到张良的某些基因。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基于这个大局,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张良的卒年,《史记》记为高后二年,《汉书》记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良(?前186),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颍川郡城父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张良先人是韩国人惠帝元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终得善终。由于张良的晚年活动鲜为人知,以至被人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为千古之谜。
关于张良的墓地,人们曾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确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周围古柏环绕,郁郁葱葱,似有一定来历。又据传说,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死后就葬于该地。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相似描写,说张良纳还冠盖,辞朝学道,刘邦追至白云山,张良幻化而去,从此不知下落。可见这种看法是有所依据的。
建国以后,张良墓侧尚存张良庙,有山门3间,大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呈四合院布局。庙内外共有石碑6通,墓区内有柏树209棵,杨树16棵。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杨树被砍伐做在桌椅。后来拆除庙宇的建筑材料在三义建了一所中学。1978年在修筑陇海铁路复线时又占去墓北边茔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树12棵,今剩有柏树197棵,杨树13棵。据对最大的柏树年轮考察,树龄约有230年左右。
也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给他留。既然封地在留,死后葬于留城附近,应属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一看法以唐代文献为依据,且与史实较接近,也有一定说服力。
还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当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说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并不是不可能的。
此外,位于微山县微山岛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张良墓,在微子墓南1.5公里处。墓下方上圆,红黄粘土加鹅卵石块筑成,夯土层次清晰,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题“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墓东侧原有张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与张良墓一样,张良庙也是为纪念张良而建。据说,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而今的张良庙位于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相传张良激流勇退后,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在此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
张良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200余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总的布局是院院相连,亭阁星罗。庙内现存摩崖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副。
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霭缭绕,颇有仙家灵气,它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现在已是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视”5个朱红大字,大门左右刻着一副对联:
博浪一声震天地,
圮桥三进升云霞。
入山门,便踏上一木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圮桥为黄石公捡鞋穿鞋一事。桥上有栏杆和靠椅,桥下流水潺潺。越过木桥,便是高大的保安观,入门后,左右有钟、鼓楼,院中央几立着“灵霄殿”,但见八角飞檐,琉璃瓦饰顶,彩绘拱斗屋檐,颇为壮观。殿侧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从殿侧北面经过庭,便进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伟庄严,上县“明哲风高”、“帝王之师”,殿门有对联:“毕生彪炳功勋启自授书始;历代崇丰烟祀端由辟谷开。”殿内原有张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现有歌颂德条幅多幅。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厢房对称而立。院内清幽、古雅。殿堂门楣遍布称颂的匾额,如“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从北花园西南出去,地势升高,游客登上层层石阶,可见阶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赵文渊、清代林则徐,以及后来冯玉祥、杨虎城将军的诗文。登上山顶,就是紫柏山的中峰。山顶上的亭子叫“授书楼”,取黄石山向张良授书之意。这座重檐飞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而成,高离地面100米,显得高雅别致。登楼远眺,峰峦起伏,林海苍茫。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