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汉族人?近来看到很多网络文章,说朱元璋极有可能是回教(伊斯兰教)徒。从他们的...我们今天看回族人,单看种族特征,已看不出他们与汉族人有什么区别,他们有的是混血血统,但也有的是纯汉族血统,...到底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被隐藏了什么
认为朱元璋是回族人的学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原因是否站得住脚?
陈梧桐先生认为,目前一些认定朱元璋是回族的论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有人认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据了解,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画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貌端正,和蔼慈祥,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皇家标准像,与真实的相貌并不相符。另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画像,则迥异于一般的汉人。不过,依据相貌特点来确定族属,有失草率。陈先生说:“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谁又能说出哪种相貌肯定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第二,有人提出,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姓马,马姓是回族的姓,与回女结婚也就成了回民。陈先生认为,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民的,因为汉族也有马姓,而且其历史远比回族的马姓更为久远,汉代汉族的马姓之中就已涌现出马援、马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了。
第三,有人列举,朱元璋后世子孙是回族的一些“论据”,认为可以作为朱元璋是回族的旁证。比如有人说,建文帝(朱元璋孙子,明朝第二代皇帝)在燕军攻入南京后出走,是赴天方(麦加)伊斯兰教圣地朝觐,这可以表明他是回族。然而,建文帝南京城破之时,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还是逃亡在外,是桩历史疑案,至今未有定论。
建文帝出走至天方朝觐和明武宗的禁猪令是否和朱元璋是回族有关?
陈先生表示,记述建文“行踪”的野史笔记,大多只说他是剃发为僧、浪迹江湖或隐居山林,却未见有远赴天方朝觐的记载。有一个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在他第四次下西洋时也的确到过天方。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的地区广大,并非只到过天方一地。而且也未见史籍记载他在那里听到或见到建文帝曾到达此地的踪迹,怎能断定建文帝出走是至天方朝觐呢?
还有人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南行途中,曾于十二月间在仪真(今江苏仪征)下令禁猪,在该县行祭祀孔子礼时,也不供猪头而供羊头,来表明他是信奉伊斯兰教,遵守禁食猪肉教规的回族。
陈先生指出,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对史实不了解造成的。明武宗的禁猪令讲得非常清楚,他之所以禁猪是因为他本人属猪,又姓朱,与其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禁猪令一出,当时南直隶、山东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小猪也都埋掉,明武宗在仪真祭孔时,无猪可用,只得用羊头替代猪头来供奉孔老夫子。明武宗本人既不信奉伊斯兰教,也不忌食猪肉,有明一代,宫廷御膳,就从未断过猪肉。据《大明会典》的记载,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所用牲口数达30100头,其中就有猪18900头。
有大量史料证明,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
陈先生介绍,在朱元璋亲撰的《朱氏世德碑》、《皇陵碑》以及各种诏敕诗文和各种文献史籍中,都未见到朱元璋本人或者他的前辈、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记载,却有大量崇信佛、道的记载。
登基称帝后,朱元璋不仅大力提倡尊朱(编者注:朱熹)崇儒,还大力扶植佛教和道教。他不仅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他还拨给寺院、宫观大量田土,免除其税粮和差役。
陈先生指出,虽然,朱元璋在尊崇佛、道的同时,也在南京、西安以及西北、闽粤等地敕建过一些清真寺,并御书《至圣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有“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之功用。但是,这是出于他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此外,明朝的陵墓,不论是江苏盱眙的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江苏南京的孝陵和东陵,还是北京的十三陵和景泰陵,所有的碑刻都只有汉文而没有阿拉伯文字,雕饰也全是传统的汉族风格而非伊斯兰风格,陵制也全都是在唐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伊斯兰风格的回族坟墓迥然有别。所有这些,无不证明朱元璋是汉族人而非回族。
朱元璋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
陈先生认为,最能说明朱元璋的民族成分史料,来自1367年10月他命令将领北伐时所发布的《谕中原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斗争口号。而从史料来看,朱元璋是将蒙古人和包括回族在内的色目人都蔑称为“胡虏”,同列为驱逐对象的,只有认同中原文化、归附于他的,才能“永安于中华”,这确凿地说明他不是回民,否则,岂不是自己驱逐自己?此外,他还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否则,岂不是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陈先生说,正由于朱元璋是汉族人,作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他仍未能摆脱历代汉族统治者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种种限制的措施。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编辑本段]太祖简介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被迫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1][2][3][4][5]
[编辑本段]休养生息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一片凋敝。对此情形,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现在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军粮基本上自给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朱元璋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成绩卓然。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他即位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按惯例,朱元璋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编辑本段]清除权臣
明初,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于是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在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1378年,朱元璋对中书省采取行动。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朱元璋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朱元璋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编辑本段]打击贪官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
后来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和尚皇帝,当然是汉族人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汉族人?近来看到很多网络文章,说朱元璋极有可能是回教(伊斯兰教)徒。从他们的...我们今天看回族人,单看种族特征,已看不出他们与汉族人有什么区别,他们有的是混血血统,但也有的是纯汉族血统,...到底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被隐藏了什么
认为朱元璋是回族人的学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原因是否站得住脚?
陈梧桐先生认为,目前一些认定朱元璋是回族的论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有人认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据了解,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画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貌端正,和蔼慈祥,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皇家标准像,与真实的相貌并不相符。另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画像,则迥异于一般的汉人。不过,依据相貌特点来确定族属,有失草率。陈先生说:“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谁又能说出哪种相貌肯定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第二,有人提出,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姓马,马姓是回族的姓,与回女结婚也就成了回民。陈先生认为,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民的,因为汉族也有马姓,而且其历史远比回族的马姓更为久远,汉代汉族的马姓之中就已涌现出马援、马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了。
第三,有人列举,朱元璋后世子孙是回族的一些“论据”,认为可以作为朱元璋是回族的旁证。比如有人说,建文帝(朱元璋孙子,明朝第二代皇帝)在燕军攻入南京后出走,是赴天方(麦加)伊斯兰教圣地朝觐,这可以表明他是回族。然而,建文帝南京城破之时,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还是逃亡在外,是桩历史疑案,至今未有定论。
建文帝出走至天方朝觐和明武宗的禁猪令是否和朱元璋是回族有关?
陈先生表示,记述建文“行踪”的野史笔记,大多只说他是剃发为僧、浪迹江湖或隐居山林,却未见有远赴天方朝觐的记载。有一个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在他第四次下西洋时也的确到过天方。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的地区广大,并非只到过天方一地。而且也未见史籍记载他在那里听到或见到建文帝曾到达此地的踪迹,怎能断定建文帝出走是至天方朝觐呢?
还有人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南行途中,曾于十二月间在仪真(今江苏仪征)下令禁猪,在该县行祭祀孔子礼时,也不供猪头而供羊头,来表明他是信奉伊斯兰教,遵守禁食猪肉教规的回族。
陈先生指出,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对史实不了解造成的。明武宗的禁猪令讲得非常清楚,他之所以禁猪是因为他本人属猪,又姓朱,与其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禁猪令一出,当时南直隶、山东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小猪也都埋掉,明武宗在仪真祭孔时,无猪可用,只得用羊头替代猪头来供奉孔老夫子。明武宗本人既不信奉伊斯兰教,也不忌食猪肉,有明一代,宫廷御膳,就从未断过猪肉。据《大明会典》的记载,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所用牲口数达30100头,其中就有猪18900头。
有大量史料证明,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
陈先生介绍,在朱元璋亲撰的《朱氏世德碑》、《皇陵碑》以及各种诏敕诗文和各种文献史籍中,都未见到朱元璋本人或者他的前辈、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记载,却有大量崇信佛、道的记载。
登基称帝后,朱元璋不仅大力提倡尊朱(编者注:朱熹)崇儒,还大力扶植佛教和道教。他不仅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他还拨给寺院、宫观大量田土,免除其税粮和差役。
陈先生指出,虽然,朱元璋在尊崇佛、道的同时,也在南京、西安以及西北、闽粤等地敕建过一些清真寺,并御书《至圣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有“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之功用。但是,这是出于他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此外,明朝的陵墓,不论是江苏盱眙的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江苏南京的孝陵和东陵,还是北京的十三陵和景泰陵,所有的碑刻都只有汉文而没有阿拉伯文字,雕饰也全是传统的汉族风格而非伊斯兰风格,陵制也全都是在唐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伊斯兰风格的回族坟墓迥然有别。所有这些,无不证明朱元璋是汉族人而非回族。
朱元璋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
陈先生认为,最能说明朱元璋的民族成分史料,来自1367年10月他命令将领北伐时所发布的《谕中原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斗争口号。而从史料来看,朱元璋是将蒙古人和包括回族在内的色目人都蔑称为“胡虏”,同列为驱逐对象的,只有认同中原文化、归附于他的,才能“永安于中华”,这确凿地说明他不是回民,否则,岂不是自己驱逐自己?此外,他还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否则,岂不是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陈先生说,正由于朱元璋是汉族人,作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他仍未能摆脱历代汉族统治者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种种限制的措施。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编辑本段]太祖简介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被迫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1][2][3][4][5]
[编辑本段]休养生息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一片凋敝。对此情形,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现在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军粮基本上自给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朱元璋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成绩卓然。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他即位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按惯例,朱元璋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编辑本段]清除权臣
明初,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于是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在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1378年,朱元璋对中书省采取行动。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朱元璋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朱元璋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编辑本段]打击贪官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
后来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和尚皇帝,当然是汉族人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汉族人?近来看到很多网络文章,说朱元璋极有可能是回教(伊斯兰教)徒。从他们的...我们今天看回族人,单看种族特征,已看不出他们与汉族人有什么区别,他们有的是混血血统,但也有的是纯汉族血统,...到底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被隐藏了什么
认为朱元璋是回族人的学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原因是否站得住脚?
陈梧桐先生认为,目前一些认定朱元璋是回族的论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有人认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据了解,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画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貌端正,和蔼慈祥,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皇家标准像,与真实的相貌并不相符。另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画像,则迥异于一般的汉人。不过,依据相貌特点来确定族属,有失草率。陈先生说:“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谁又能说出哪种相貌肯定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第二,有人提出,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姓马,马姓是回族的姓,与回女结婚也就成了回民。陈先生认为,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民的,因为汉族也有马姓,而且其历史远比回族的马姓更为久远,汉代汉族的马姓之中就已涌现出马援、马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了。
第三,有人列举,朱元璋后世子孙是回族的一些“论据”,认为可以作为朱元璋是回族的旁证。比如有人说,建文帝(朱元璋孙子,明朝第二代皇帝)在燕军攻入南京后出走,是赴天方(麦加)伊斯兰教圣地朝觐,这可以表明他是回族。然而,建文帝南京城破之时,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还是逃亡在外,是桩历史疑案,至今未有定论。
建文帝出走至天方朝觐和明武宗的禁猪令是否和朱元璋是回族有关?
陈先生表示,记述建文“行踪”的野史笔记,大多只说他是剃发为僧、浪迹江湖或隐居山林,却未见有远赴天方朝觐的记载。有一个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在他第四次下西洋时也的确到过天方。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的地区广大,并非只到过天方一地。而且也未见史籍记载他在那里听到或见到建文帝曾到达此地的踪迹,怎能断定建文帝出走是至天方朝觐呢?
还有人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南行途中,曾于十二月间在仪真(今江苏仪征)下令禁猪,在该县行祭祀孔子礼时,也不供猪头而供羊头,来表明他是信奉伊斯兰教,遵守禁食猪肉教规的回族。
陈先生指出,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对史实不了解造成的。明武宗的禁猪令讲得非常清楚,他之所以禁猪是因为他本人属猪,又姓朱,与其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禁猪令一出,当时南直隶、山东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小猪也都埋掉,明武宗在仪真祭孔时,无猪可用,只得用羊头替代猪头来供奉孔老夫子。明武宗本人既不信奉伊斯兰教,也不忌食猪肉,有明一代,宫廷御膳,就从未断过猪肉。据《大明会典》的记载,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所用牲口数达30100头,其中就有猪18900头。
有大量史料证明,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
陈先生介绍,在朱元璋亲撰的《朱氏世德碑》、《皇陵碑》以及各种诏敕诗文和各种文献史籍中,都未见到朱元璋本人或者他的前辈、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记载,却有大量崇信佛、道的记载。
登基称帝后,朱元璋不仅大力提倡尊朱(编者注:朱熹)崇儒,还大力扶植佛教和道教。他不仅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他还拨给寺院、宫观大量田土,免除其税粮和差役。
陈先生指出,虽然,朱元璋在尊崇佛、道的同时,也在南京、西安以及西北、闽粤等地敕建过一些清真寺,并御书《至圣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有“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之功用。但是,这是出于他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此外,明朝的陵墓,不论是江苏盱眙的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江苏南京的孝陵和东陵,还是北京的十三陵和景泰陵,所有的碑刻都只有汉文而没有阿拉伯文字,雕饰也全是传统的汉族风格而非伊斯兰风格,陵制也全都是在唐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伊斯兰风格的回族坟墓迥然有别。所有这些,无不证明朱元璋是汉族人而非回族。
朱元璋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
陈先生认为,最能说明朱元璋的民族成分史料,来自1367年10月他命令将领北伐时所发布的《谕中原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斗争口号。而从史料来看,朱元璋是将蒙古人和包括回族在内的色目人都蔑称为“胡虏”,同列为驱逐对象的,只有认同中原文化、归附于他的,才能“永安于中华”,这确凿地说明他不是回民,否则,岂不是自己驱逐自己?此外,他还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声言要“复汉官之威仪”,这也说明他是汉族人,否则,岂不是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陈先生说,正由于朱元璋是汉族人,作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他仍未能摆脱历代汉族统治者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种种限制的措施。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编辑本段]太祖简介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被迫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1][2][3][4][5]
[编辑本段]休养生息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一片凋敝。对此情形,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现在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军粮基本上自给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朱元璋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成绩卓然。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他即位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按惯例,朱元璋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编辑本段]清除权臣
明初,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于是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在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1378年,朱元璋对中书省采取行动。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朱元璋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朱元璋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编辑本段]打击贪官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
后来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和尚皇帝,当然是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