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括有多么伟大?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以下就是他伟大的事迹和平生!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皇佑三年(1051).沈周病殁.按宋朝职官死后荫子的制度.沈括守父丧到至和元年(1054).他24岁出任冰阳主簿.此时.冰水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泽.灾害频仍.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当时的冰阳县令.不管人民生计.反而横征暴敛.曾激起农民反抗事件.上司为平息民愤.调走了这一县令.授命沈括代行县令.治理冰阳.由于他深入下层.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撤销了百姓反对的无理禁约.[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率民开[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干顷".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连年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矛盾.他这种勤政务实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的爱戴.嘉佑年间.沈括考取进士.开始了上层的官宦生涯.神宗时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学士.终为光禄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熙宁三年(1070).他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熙宁八年(1075).他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他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他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类似今天的阳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还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又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他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元丰五年(1082).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次年(1095)辞世.终年65岁.

一.沈括的生平

沈抬(1031-1095)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1031年.他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051年冬.沈括的父亲去世了.根据朝廷的规定[承袭父荫"他当上了江苏海州沐阳县主簿(县令的助手).几年后.因兴修水利有功.1055年调任代理东海县令.1061年任安微宁国县令.1064年考中进土.1066年入京(开封).在国家的昭文馆做编校书籍工作.这里珍藏着许多民间难以看到的书籍.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夜以继日地刻苦读书.几年时间便使他的学识又得到进一步充实.直到1074年.他在京都历任司天监.军器监.翰林院学士等职.他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1085年由于政事倾轧.离京到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事<天下州县图>编绘工作.1087年完稿后.又迁润州(今江苏镇江).那时他已是58岁了.在那儿买了一座园子.据说和他年青时梦见的地方相似.因而起名为[梦溪园".在这座园中.他用晚年的全部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史上划时的科学巨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共三十卷.包括<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一卷.该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数学.物理等等.沈括在64岁那年.他的<梦溪笔谈>正进入最后修改定稿阶段.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病魔缠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1095年的一天.这位我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与世长辞.

二.沈括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沈括在他小时.就勤奋好学.喜欢读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自幼就养成了实事求是.遵重科学的好品格.在他童年曾随做官的父亲先后游览了四川.福建.河南和江苏等许多地方.这使他大开眼界.从中获得许多知识.沈括在科学研究上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他的知识渊博外.他注重汇集平生见闻.强调调查研究.重视观察实践.亲自参加科学实验.因此.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而珍贵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三.沈括在物理的方面的主要贡献

电磁学方面:(1)最早记载了人工磁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造指南针.(2)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即磁针所指[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光学方面:(l)对针孔成像与球面镜成像问题.做了仔细研究.(2)研究过透光镜.即一种特制的铜镜.

声学方面:(1)用纸人显示声音的共振.(2)[虚能纳声"是沈括在声学上的另一个见解.指出:将牛革箭袋(矢服)放在地上当枕头.就能听到数里之内的人马之声.

参考资料:

http://www.zb.edu.sh.cn/wuli-kg/wu1/aaa/11/02/j0700000757.htm

回答者:安全无小事-举人五级11-1619:53

--------------------------------------------------------------------------------

沈括(约1033年-1097年).中国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平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曾经跟随父亲到了不少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今属江苏)主簿.修筑渠堰.开发农田.颇有政绩.嘉佑六年(1061年).任安徽宁国县令.倡导并发起了修筑芜湖地区万春圩的工程.并撰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嘉佑八年(1063年).中进士.任扬州司理参军.治平三年(1066年).入京编校昭文馆书籍.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用王安石为相.进行改革.沈括也积极参加.先后任史馆检讨.集贤院校理.提举司天监.军器监.三使司等职.在此期间.撰写了<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修城法式条约>.<营阵法>.还多次出使.视察了很多地方.熙宁八年.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划界事宜.获成而还.他在出使途中绘记了辽国山川险阻及风俗人情.成<使虏图抄>.上于朝廷.

熙宁十年(1077年).沈括出任宣州知州(今安徽宣城).元丰三年(1080年).改任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年).被诬贬职.

元佑二年(1087年).他完成了在熙宁九年即已奉命编绘的[天下郡县图".定名为<守令图>.

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将他以前购置的园地.加以经营.名为[梦溪园".在此隐居.八年后去世.其间.写成了<梦溪笔谈>.以及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已佚).医学著作<良方>等.

沈括的著述.据史书记载.有22种.155卷.现在多已不见.只存<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另外沈括的诗文在南宋时编成<长兴集>41卷.今残存19卷.以及后人所辑的<苏沈良方>.

著作

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浑仪议

浮漏议

景表议

修城法式条约

营阵法

使虏图抄

守令图

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

梦溪忘怀录

长兴集

苏沈良方

[编辑]成就及影响

沈括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它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梦溪笔谈>中.

<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评价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

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以下就是他伟大的事迹和平生!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皇佑三年(1051).沈周病殁.按宋朝职官死后荫子的制度.沈括守父丧到至和元年(1054).他24岁出任冰阳主簿.此时.冰水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泽.灾害频仍.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当时的冰阳县令.不管人民生计.反而横征暴敛.曾激起农民反抗事件.上司为平息民愤.调走了这一县令.授命沈括代行县令.治理冰阳.由于他深入下层.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撤销了百姓反对的无理禁约.[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率民开[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干顷".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连年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矛盾.他这种勤政务实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的爱戴.嘉佑年间.沈括考取进士.开始了上层的官宦生涯.神宗时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学士.终为光禄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熙宁三年(1070).他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熙宁八年(1075).他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他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他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类似今天的阳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还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又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他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元丰五年(1082).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次年(1095)辞世.终年65岁.

一.沈括的生平

沈抬(1031-1095)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1031年.他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051年冬.沈括的父亲去世了.根据朝廷的规定[承袭父荫"他当上了江苏海州沐阳县主簿(县令的助手).几年后.因兴修水利有功.1055年调任代理东海县令.1061年任安微宁国县令.1064年考中进土.1066年入京(开封).在国家的昭文馆做编校书籍工作.这里珍藏着许多民间难以看到的书籍.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夜以继日地刻苦读书.几年时间便使他的学识又得到进一步充实.直到1074年.他在京都历任司天监.军器监.翰林院学士等职.他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1085年由于政事倾轧.离京到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事<天下州县图>编绘工作.1087年完稿后.又迁润州(今江苏镇江).那时他已是58岁了.在那儿买了一座园子.据说和他年青时梦见的地方相似.因而起名为[梦溪园".在这座园中.他用晚年的全部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史上划时的科学巨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共三十卷.包括<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一卷.该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数学.物理等等.沈括在64岁那年.他的<梦溪笔谈>正进入最后修改定稿阶段.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病魔缠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1095年的一天.这位我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与世长辞.

二.沈括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沈括在他小时.就勤奋好学.喜欢读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自幼就养成了实事求是.遵重科学的好品格.在他童年曾随做官的父亲先后游览了四川.福建.河南和江苏等许多地方.这使他大开眼界.从中获得许多知识.沈括在科学研究上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他的知识渊博外.他注重汇集平生见闻.强调调查研究.重视观察实践.亲自参加科学实验.因此.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而珍贵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三.沈括在物理的方面的主要贡献

电磁学方面:(1)最早记载了人工磁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造指南针.(2)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即磁针所指[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光学方面:(l)对针孔成像与球面镜成像问题.做了仔细研究.(2)研究过透光镜.即一种特制的铜镜.

声学方面:(1)用纸人显示声音的共振.(2)[虚能纳声"是沈括在声学上的另一个见解.指出:将牛革箭袋(矢服)放在地上当枕头.就能听到数里之内的人马之声.

参考资料:

http://www.zb.edu.sh.cn/wuli-kg/wu1/aaa/11/02/j0700000757.htm

回答者:安全无小事-举人五级11-1619:53

--------------------------------------------------------------------------------

沈括(约1033年-1097年).中国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平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曾经跟随父亲到了不少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今属江苏)主簿.修筑渠堰.开发农田.颇有政绩.嘉佑六年(1061年).任安徽宁国县令.倡导并发起了修筑芜湖地区万春圩的工程.并撰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嘉佑八年(1063年).中进士.任扬州司理参军.治平三年(1066年).入京编校昭文馆书籍.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用王安石为相.进行改革.沈括也积极参加.先后任史馆检讨.集贤院校理.提举司天监.军器监.三使司等职.在此期间.撰写了<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修城法式条约>.<营阵法>.还多次出使.视察了很多地方.熙宁八年.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划界事宜.获成而还.他在出使途中绘记了辽国山川险阻及风俗人情.成<使虏图抄>.上于朝廷.

熙宁十年(1077年).沈括出任宣州知州(今安徽宣城).元丰三年(1080年).改任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年).被诬贬职.

元佑二年(1087年).他完成了在熙宁九年即已奉命编绘的[天下郡县图".定名为<守令图>.

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将他以前购置的园地.加以经营.名为[梦溪园".在此隐居.八年后去世.其间.写成了<梦溪笔谈>.以及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已佚).医学著作<良方>等.

沈括的著述.据史书记载.有22种.155卷.现在多已不见.只存<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另外沈括的诗文在南宋时编成<长兴集>41卷.今残存19卷.以及后人所辑的<苏沈良方>.

著作

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浑仪议

浮漏议

景表议

修城法式条约

营阵法

使虏图抄

守令图

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

梦溪忘怀录

长兴集

苏沈良方

[编辑]成就及影响

沈括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它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梦溪笔谈>中.

<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评价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

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以下就是他伟大的事迹和平生!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皇佑三年(1051).沈周病殁.按宋朝职官死后荫子的制度.沈括守父丧到至和元年(1054).他24岁出任冰阳主簿.此时.冰水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泽.灾害频仍.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当时的冰阳县令.不管人民生计.反而横征暴敛.曾激起农民反抗事件.上司为平息民愤.调走了这一县令.授命沈括代行县令.治理冰阳.由于他深入下层.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撤销了百姓反对的无理禁约.[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率民开[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干顷".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连年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矛盾.他这种勤政务实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的爱戴.嘉佑年间.沈括考取进士.开始了上层的官宦生涯.神宗时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学士.终为光禄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熙宁三年(1070).他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熙宁八年(1075).他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他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他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类似今天的阳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还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又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他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元丰五年(1082).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次年(1095)辞世.终年65岁.

一.沈括的生平

沈抬(1031-1095)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1031年.他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051年冬.沈括的父亲去世了.根据朝廷的规定[承袭父荫"他当上了江苏海州沐阳县主簿(县令的助手).几年后.因兴修水利有功.1055年调任代理东海县令.1061年任安微宁国县令.1064年考中进土.1066年入京(开封).在国家的昭文馆做编校书籍工作.这里珍藏着许多民间难以看到的书籍.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夜以继日地刻苦读书.几年时间便使他的学识又得到进一步充实.直到1074年.他在京都历任司天监.军器监.翰林院学士等职.他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1085年由于政事倾轧.离京到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事<天下州县图>编绘工作.1087年完稿后.又迁润州(今江苏镇江).那时他已是58岁了.在那儿买了一座园子.据说和他年青时梦见的地方相似.因而起名为[梦溪园".在这座园中.他用晚年的全部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史上划时的科学巨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共三十卷.包括<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一卷.该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数学.物理等等.沈括在64岁那年.他的<梦溪笔谈>正进入最后修改定稿阶段.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病魔缠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1095年的一天.这位我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与世长辞.

二.沈括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沈括在他小时.就勤奋好学.喜欢读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自幼就养成了实事求是.遵重科学的好品格.在他童年曾随做官的父亲先后游览了四川.福建.河南和江苏等许多地方.这使他大开眼界.从中获得许多知识.沈括在科学研究上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他的知识渊博外.他注重汇集平生见闻.强调调查研究.重视观察实践.亲自参加科学实验.因此.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而珍贵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三.沈括在物理的方面的主要贡献

电磁学方面:(1)最早记载了人工磁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造指南针.(2)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即磁针所指[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光学方面:(l)对针孔成像与球面镜成像问题.做了仔细研究.(2)研究过透光镜.即一种特制的铜镜.

声学方面:(1)用纸人显示声音的共振.(2)[虚能纳声"是沈括在声学上的另一个见解.指出:将牛革箭袋(矢服)放在地上当枕头.就能听到数里之内的人马之声.

参考资料:

http://www.zb.edu.sh.cn/wuli-kg/wu1/aaa/11/02/j0700000757.htm

回答者:安全无小事-举人五级11-1619:53

--------------------------------------------------------------------------------

沈括(约1033年-1097年).中国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平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曾经跟随父亲到了不少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今属江苏)主簿.修筑渠堰.开发农田.颇有政绩.嘉佑六年(1061年).任安徽宁国县令.倡导并发起了修筑芜湖地区万春圩的工程.并撰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嘉佑八年(1063年).中进士.任扬州司理参军.治平三年(1066年).入京编校昭文馆书籍.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用王安石为相.进行改革.沈括也积极参加.先后任史馆检讨.集贤院校理.提举司天监.军器监.三使司等职.在此期间.撰写了<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修城法式条约>.<营阵法>.还多次出使.视察了很多地方.熙宁八年.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划界事宜.获成而还.他在出使途中绘记了辽国山川险阻及风俗人情.成<使虏图抄>.上于朝廷.

熙宁十年(1077年).沈括出任宣州知州(今安徽宣城).元丰三年(1080年).改任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年).被诬贬职.

元佑二年(1087年).他完成了在熙宁九年即已奉命编绘的[天下郡县图".定名为<守令图>.

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将他以前购置的园地.加以经营.名为[梦溪园".在此隐居.八年后去世.其间.写成了<梦溪笔谈>.以及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已佚).医学著作<良方>等.

沈括的著述.据史书记载.有22种.155卷.现在多已不见.只存<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另外沈括的诗文在南宋时编成<长兴集>41卷.今残存19卷.以及后人所辑的<苏沈良方>.

著作

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

浑仪议

浮漏议

景表议

修城法式条约

营阵法

使虏图抄

守令图

梦溪笔谈.续笔谈.补笔谈

梦溪忘怀录

长兴集

苏沈良方

[编辑]成就及影响

沈括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它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梦溪笔谈>中.

<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评价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

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