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自产的IDF升级型战机F-CK-1C试验机
本报特约撰稿 田剑威
两年一度的“台北国际航天暨国防工业展览会”将于8月13日开幕。由于海峡两岸空军实力近年来呈此消彼长之势,有关台湾汉翔公司秘密研发台军“三代战机”的话题,或将受到与会各界关注。考虑到台湾的航空工业水平,许多人怀疑汉翔能否凭一己之力完成新型战机的开发,有迹象显示,韩国、新加坡乃至美国会给予台方一定帮助。
韩国:投桃报李
香港《亚太防务》杂志比较看好韩国航宇公司(KAI),原因是在过去十余年间,来自台湾的技术人员几乎撑起了KAI的“半边天”。韩国自诩为“民族骄傲”的T-50“金鹰”超音速教练机,在很多地方与台湾汉翔公司为台军生产的IDF战斗机相似。
据报道,1998年韩国政府定下T-50项目时,原本希望美国人能帮把手,但美方竟傲慢地将KAI踢出研发计划,大有“一手包办”的味道,令韩国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韩国通过民间渠道向台湾求援,汉翔当时刚好完成IDF战斗机的生产任务,大量员工处于待岗状态,双方遂一拍即合,许多汉翔员工以个人名义前往KAI工作。
尽管美国政府在得知消息后以终止援助相威胁,但汉翔向韩方保证T-50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下去,并拿出了相关方案。结果,该项目在台湾专家的主持下继续推进,最终逼得惟利是图的美国人主动恢复援助。
港刊认为,鉴于汉翔有恩于KAI,韩国可能投桃报李,在关键技术上对台“三代战机”提供帮助。目前,韩国拥有组装美制F-16战斗机的生产线,还从美国获得了火控雷达、电子告警系统、反干扰设备等技术,这些都让台军垂涎三尺。鉴于韩国和台湾多年来一直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互通有无,如果台军“三代战机”上出现韩国技术,也非意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