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海军阿库拉级核攻击潜艇
本报特约撰稿 马兰
8月5日,两艘俄罗斯核潜艇惊现美国东海岸(参见本报8月7日06版报道)。尽管美国军方表示无需“大惊小怪”并故作镇定,但其中一艘潜艇在其眼皮子底下“悄然失踪”,还是引发人们对美军反潜能力的置疑。实际上,这一事件表明美海军反潜网络不是铜墙铁壁,其猎潜能力也并非如不少人想象的那样“超强”。
反潜“天衣”有缝隙
对于俄核潜艇现身美国东海岸一事,一位匿名的五角大楼官员表示,美军综合反潜网络非常有效,俄潜艇不可能“脱离监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艘潜艇当即就在美海军的眼皮底下不知去向。
美国反潜网络分为探潜子网络和攻潜子网络,其中,探潜子网络由4种手段构成:反潜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具备反潜能力的舰艇、布置在海底的固定声呐阵。发现目标之后,攻潜子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它主要由反潜平台携带的攻潜武器组成,种类有反潜导弹、深水炸弹和线导及声导鱼雷。
从表面上看,上述反潜网络的确“天衣无缝”,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长久以来,美国反潜力量主要针对苏(俄)核潜艇,由于此类目标多活跃在深海,因此美军现有的反潜手段受到环境局限。
美国海军作战司令部潜艇作战主管苏利文少将就曾指出,核潜艇进入沿海远比藏在大洋中安全,因为过往船只、波浪与潮流形成的极为复杂且较强的环境噪音,以及海水的盐度与温度变化都给潜艇提供了更好的伪装条件。或许,这就是美军未能实时跟踪俄核潜艇,并让其中之一“溜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