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两岸建军事互信不该要求单方面军事调整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资料图:罗援少将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罗援少将

胡**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提出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探讨政治关系的建议,他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

胡总书记的谈话发表半年以来,台军一些退役将领先后以私人身份访问大陆,两岸的退役将领也首度在高尔夫球场上一比高低,黄埔同学的后代们也开始了续接先辈们的同窗情谊,这都为而后的军事交流做好了先期铺垫。

但军事领域毕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具有官方性质和权威性,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必须经过授权,仅通过私人方式可以促进感情交流,但难以有效地达成军事互信机制。就目前情况而言,与两岸经济交流相比较,两岸军事交流相对滞后;与大陆以各种方式接待台湾退役将领的开放程度相比较,台湾方面相对滞后。人们曾给予热切期盼的“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两大谜思需要破解:

其一,建立军事互信是否必然是台湾的“票箱毒药”?

台湾年底面临着县市长选举问题,三年后面临着马英九能否连选连任的问题。因此,台湾有些人生怕现在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会使国民党戴上红帽子,戴上“卖台”、“投共”的罪名,会在选举中失分。这种顾虑不无道理,毕竟台湾国民党的一举一动受制于岛内其他政治势力,特别是“绿营”的掣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