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屈原的問題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屈原,原名叫屈平,因为他的字是“原”,所以后人通常称他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所以屡遭排挤和陷害,最后被流放,所以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中国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也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流传下来的。

屈原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诗人,他是战国末期的楚国的伊大夫,由于受到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嫉妒,而且有秦国说客张仪的怂恿和收买,在连王后在内的一班人共同诬陷下被楚怀王屡次免职最后被楚襄王流放,在流放期间写了许多的诗,合编为楚辞,最终因为不忍心看楚国被秦所灭,在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而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