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伦的有关历史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在大家把蔡伦说的很厉害,但听说他其实做过坏事,是个太监吗?

能把的生平事迹,做过的坏事能说说吗?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东汉桂阳(衡阳耒阳)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候。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公元121年,东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牵扯到蔡伦,汉武帝命令他投案。蔡伦耻于受审,即洗浴全身,换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后服毒自尽。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蔡伦简介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参考文献:http://hi.baidu.com/%b2%cc%c2%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现在大家把蔡伦说的很厉害,但听说他其实做过坏事,是个太监吗?

能把的生平事迹,做过的坏事能说说吗?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蔡伦简介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参考文献:http://hi.baidu.com/%b2%cc%c2%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东汉桂阳(衡阳耒阳)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候。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公元121年,东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牵扯到蔡伦,汉武帝命令他投案。蔡伦耻于受审,即洗浴全身,换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后服毒自尽。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现在大家把蔡伦说的很厉害,但听说他其实做过坏事,是个太监吗?

能把的生平事迹,做过的坏事能说说吗?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蔡伦简介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参考文献:http://hi.baidu.com/%b2%cc%c2%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东汉桂阳(衡阳耒阳)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候。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公元121年,东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牵扯到蔡伦,汉武帝命令他投案。蔡伦耻于受审,即洗浴全身,换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后服毒自尽。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现在大家把蔡伦说的很厉害,但听说他其实做过坏事,是个太监吗?

能把的生平事迹,做过的坏事能说说吗?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蔡伦简介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他又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根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入,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经努力寻找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符号;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盛产的一种水草上写字;古代印度人用白桦树皮和贝叶书写;欧洲人把文字记录在羊皮上;我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但无论泥版还是水草、树皮都不能经久;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需要用廉价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起源于漂絮,与沤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辛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纸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至迟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当时的实际操作。推测起来,大概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赛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就成为纸张。这些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低,技术改进上也受到限制。古代缫丝时,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蔑席上的蚕茧,是制作丝棉的一道重要工序。漂絮完毕,总会有一些残絮遗留在蔑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这种纸是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可见,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直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尚方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续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这也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本的开端。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东汉在造纸史中成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又经过四百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参考文献:http://hi.baidu.com/%b2%cc%c2%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东汉桂阳(衡阳耒阳)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候。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公元121年,东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牵扯到蔡伦,汉武帝命令他投案。蔡伦耻于受审,即洗浴全身,换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后服毒自尽。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