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这是本人在百度三国贴吧里面发过的一篇帖子是原创的你可以借鉴一下
最近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很多人随着易中天教授开始对三国里的不少人进行平凡工作,确实他们的这些工作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还原了大部分真正的历史真相,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网友开始了对孔明的“批判”,批判这个在演义中被神话的人物。
对于孔明在政务方面的能力大家都还是比较认可的,争论最多的就是:诸葛亮到底善不擅长军事,到底算不算的上是军事家。
我对易教授的三国观也颇为欣赏,主要是他纠正了大家把演义当历史看的问题,而且他还原了历史上真正的曹操、真正的郭嘉、真正的周瑜(说到周瑜时我特别高兴,我一直很欣赏周瑜,因为他帅又会打仗老婆还漂亮)。
而在诸葛亮的看法上,我对很多人最近孔明不善军事的言论不敢苟同。
诸葛亮出山前期不说,主要是当时刘备在世,而刘备作为雄踞一方的霸主肯定有他的能力,在军事上还有法正等人为刘备策划,所以刘备在军事上并不倚重孔明,孔明大部分在处理内部事务,在刘备出征时做到足兵足食(典型例子:汉中之战),类似汉初萧何的工作,而萧何后来也被刘邦看做建立汉朝的第一功臣,这个不多说。那为什么刘备要把诸葛亮留在后方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合理分配的问题,在内政后勤方面,蜀汉当时有谁能比他做得好呢?而在有法正这样的谋士,刘备又有能力的情况下,让孔明负责内务,战时负责后勤是最合理的安排。
后来刘备遭遇夷陵之败后抑郁而终,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诸葛亮开始掌握蜀汉军政大权,而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就是刘备在夷陵已经把蜀汉家底输了一半,留给诸葛亮的应该是个烂摊子,诸葛亮在几次北伐中,手中可用之兵不过十万,而且是全国可用之兵。以前说益州之民殷实富裕,但是并没说益州人口众多,蜀汉后主投降时人口不过94w。而《隆中对》的构思要完成是有条件的,就是横跨荆益(具体参考《隆中对》),蜀汉又承担不起两面做战,所以说,当时荆州至少在收复两都之前是打不回的。蜀汉并没多少后备兵源,蜀汉将士死一个少一个,这就造成了诸葛亮在北伐中畏手畏脚,我想这也是诸葛亮不接受魏延奇袭长安计划的最主要原因(并不能判断出他的成功率,而且容易被各个击破)。他受刘备托孤,且益州疲敝,蜀汉人口匮乏,自然不像曹魏人才辈出(连姜维都是迫降的),身上的担子不是常人所能想象,诸葛亮稍微大点的一战都输不起,输了就是满盘皆输。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善正不善奇”,而是“善正不敢奇”。有些人说郭嘉怎么了,贾诩怎么了,但是要注意他们的角色,他们尽管提初各种建议就是,曹操用不用就不关他们事了,但是后来孔明就不行,他跟曹操一样,也变成了决策者,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慎之又慎,甚至比曹操还要小心,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他输不起。所以,我认为如果郭嘉、贾诩还在,他们能想到的,诸葛亮未必想不到,但是当时却无法实施,他只能等待曹魏在内部的混乱或战略的失误。
但是,很遗憾,因为他碰到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就算是郭嘉、贾诩又能出的了什么奇呢?出奇又能有多少成功率呢?而司马懿在与孔明的对抗中也正应了我刚才说的:但求无过——少失误,让诸葛亮无机可乘。想想司马懿背靠曹魏这么一座大山,在任何客观条件上应该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只能处于守势,诸葛亮有生之年都是他在北伐,没听说过司马懿主动对蜀南征,只能把诸葛亮慢慢拖死再做计议。
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孔明有管仲之才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大异议,但是为什么诸葛亮要平白无故说出个乐毅呢?为了押韵?不像吧!他单说自己有有管仲之才难道就怕没人请他出山?从诸葛亮这个人来说也不像狂妄之人。所以诸葛亮有管仲之才也必有乐毅之能!而《三国演义》有可能把一个不懂军事的人神话成那样吗?必定是有的放矢!不然老罗怎么不把关二爷、张三爷神话成周瑜?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绝对是个军事家,而且从他的各方面能力看都是数一数二,绝对是三国第一奇才
算了吧,我们都叫老罗骗了,诸葛亮是个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还有内政家。政治家,我同意。而思想家......还有点距离,毕竟他既无影响千秋的著名思想,也没有类似与“四书五经”的玩意。而军事家....也不妥。孔明最多被称为战略家,和外交家,因为孔明对蜀汉的主要影响是“联吴抗曹”所谓“外结好孙权”是也。而《三国演义》上的“锦囊妙计”“空城计”“草船借箭”统统是罗贯中帮诸葛亮打的,当然武器是罗贯中的笔杆。
对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迫不得已啊,他原定的军事计划是一路“宛。洛”一路北出“秦川”因为关羽矢荆州而导致北出宛洛不可行也。如果要说孔明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倒也可以。不过他对刘后主的苦口婆心实在是自作自受了,因为孔明过度打压刘后主,导致刘后主成为了一根旷世废柴。其实刘后主还是很聪明的。他为什么成为了三国后裔中活的最长的一位?就是因为他聪明,会“装傻”“装糊涂”而孔明确过度打压,最后也必定适得其反。
建议楼主在看演义的同时也多看看正史。不要“偏听则暗”
其实他也当过坏人。李严就是被他设计罢官的。楼主这是本人在百度三国贴吧里面发过的一篇帖子是原创的你可以借鉴一下
最近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很多人随着易中天教授开始对三国里的不少人进行平凡工作,确实他们的这些工作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还原了大部分真正的历史真相,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网友开始了对孔明的“批判”,批判这个在演义中被神话的人物。
对于孔明在政务方面的能力大家都还是比较认可的,争论最多的就是:诸葛亮到底善不擅长军事,到底算不算的上是军事家。
我对易教授的三国观也颇为欣赏,主要是他纠正了大家把演义当历史看的问题,而且他还原了历史上真正的曹操、真正的郭嘉、真正的周瑜(说到周瑜时我特别高兴,我一直很欣赏周瑜,因为他帅又会打仗老婆还漂亮)。
而在诸葛亮的看法上,我对很多人最近孔明不善军事的言论不敢苟同。
诸葛亮出山前期不说,主要是当时刘备在世,而刘备作为雄踞一方的霸主肯定有他的能力,在军事上还有法正等人为刘备策划,所以刘备在军事上并不倚重孔明,孔明大部分在处理内部事务,在刘备出征时做到足兵足食(典型例子:汉中之战),类似汉初萧何的工作,而萧何后来也被刘邦看做建立汉朝的第一功臣,这个不多说。那为什么刘备要把诸葛亮留在后方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合理分配的问题,在内政后勤方面,蜀汉当时有谁能比他做得好呢?而在有法正这样的谋士,刘备又有能力的情况下,让孔明负责内务,战时负责后勤是最合理的安排。
后来刘备遭遇夷陵之败后抑郁而终,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诸葛亮开始掌握蜀汉军政大权,而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就是刘备在夷陵已经把蜀汉家底输了一半,留给诸葛亮的应该是个烂摊子,诸葛亮在几次北伐中,手中可用之兵不过十万,而且是全国可用之兵。以前说益州之民殷实富裕,但是并没说益州人口众多,蜀汉后主投降时人口不过94w。而《隆中对》的构思要完成是有条件的,就是横跨荆益(具体参考《隆中对》),蜀汉又承担不起两面做战,所以说,当时荆州至少在收复两都之前是打不回的。蜀汉并没多少后备兵源,蜀汉将士死一个少一个,这就造成了诸葛亮在北伐中畏手畏脚,我想这也是诸葛亮不接受魏延奇袭长安计划的最主要原因(并不能判断出他的成功率,而且容易被各个击破)。他受刘备托孤,且益州疲敝,蜀汉人口匮乏,自然不像曹魏人才辈出(连姜维都是迫降的),身上的担子不是常人所能想象,诸葛亮稍微大点的一战都输不起,输了就是满盘皆输。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善正不善奇”,而是“善正不敢奇”。有些人说郭嘉怎么了,贾诩怎么了,但是要注意他们的角色,他们尽管提初各种建议就是,曹操用不用就不关他们事了,但是后来孔明就不行,他跟曹操一样,也变成了决策者,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慎之又慎,甚至比曹操还要小心,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他输不起。所以,我认为如果郭嘉、贾诩还在,他们能想到的,诸葛亮未必想不到,但是当时却无法实施,他只能等待曹魏在内部的混乱或战略的失误。
但是,很遗憾,因为他碰到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就算是郭嘉、贾诩又能出的了什么奇呢?出奇又能有多少成功率呢?而司马懿在与孔明的对抗中也正应了我刚才说的:但求无过——少失误,让诸葛亮无机可乘。想想司马懿背靠曹魏这么一座大山,在任何客观条件上应该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只能处于守势,诸葛亮有生之年都是他在北伐,没听说过司马懿主动对蜀南征,只能把诸葛亮慢慢拖死再做计议。
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孔明有管仲之才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大异议,但是为什么诸葛亮要平白无故说出个乐毅呢?为了押韵?不像吧!他单说自己有有管仲之才难道就怕没人请他出山?从诸葛亮这个人来说也不像狂妄之人。所以诸葛亮有管仲之才也必有乐毅之能!而《三国演义》有可能把一个不懂军事的人神话成那样吗?必定是有的放矢!不然老罗怎么不把关二爷、张三爷神话成周瑜?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绝对是个军事家,而且从他的各方面能力看都是数一数二,绝对是三国第一奇才
算了吧,我们都叫老罗骗了,诸葛亮是个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还有内政家。其实他也当过坏人。李严就是被他设计罢官的。政治家,我同意。而思想家......还有点距离,毕竟他既无影响千秋的著名思想,也没有类似与“四书五经”的玩意。而军事家....也不妥。孔明最多被称为战略家,和外交家,因为孔明对蜀汉的主要影响是“联吴抗曹”所谓“外结好孙权”是也。而《三国演义》上的“锦囊妙计”“空城计”“草船借箭”统统是罗贯中帮诸葛亮打的,当然武器是罗贯中的笔杆。
对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迫不得已啊,他原定的军事计划是一路“宛。洛”一路北出“秦川”因为关羽矢荆州而导致北出宛洛不可行也。如果要说孔明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倒也可以。不过他对刘后主的苦口婆心实在是自作自受了,因为孔明过度打压刘后主,导致刘后主成为了一根旷世废柴。其实刘后主还是很聪明的。他为什么成为了三国后裔中活的最长的一位?就是因为他聪明,会“装傻”“装糊涂”而孔明确过度打压,最后也必定适得其反。
建议楼主在看演义的同时也多看看正史。不要“偏听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