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曹操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曹操平定董卓、吕布叛乱打的正是朝廷这张王牌,如果曹操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那他跟董卓、吕布还有什么区别呢?董卓、吕布可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残暴之人,是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对象,曹操的智慧谋略都远在这二人之上,当然不愿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虽然曹操竭力宣称自己是奉天子诏,但天子权力被架空,却也是路人皆知之事。孙权、刘备早已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并不惧怕这种责骂,因为当时天下分裂,群雄并起,相互之间的责骂和攻讦本属正常,曹操同样以乱臣逆贼的名义指责他们,他所惧怕的乃是留下历史的骂名,那可是有口难辩、影响深远的。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随便僭越称帝。据《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敦曾对曹操说:“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由此可见,曹操为自己所设的标准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对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亘古流传的圣人称号比一个身背骂名的皇帝的称号美好得多了!
曹操在《述志令》中进一步明示:“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意思是说齐桓公和晋文公作为“春秋五霸”的霸主,称霸之后还名垂千秋,就是因为他们仍然以周王朝为尊。言外之意,如果两者之一取代了周王朝,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而曹操也正是想借机澄清,尽管他势力非常大,但他决无二心,他并不是想篡汉的“奸雄”,而是一心辅佐幼主的“能臣”。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曹操深受儒家正统文化影响,不想背上千古罪人的历史骂名,而是想做一个流传千古的圣人。第二,从当时形势来看,曹操生前还不具备称帝的条件。虽然当时曹操已经取得汉王室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还是局限于中国北方,孙权和刘备还在东南、西南虎视眈眈,国家还未统一,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带领天下英雄讨伐他,这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不复存在,就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甚至引起新一轮军阀混战。虽说曹操此时兵精将广,但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势得而复失,这显然是对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对称帝一事非常谨慎。但是,曹操的许多部下都曾劝说过他称帝,孙权也曾劝曹操废汉建魏,但曹操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给曹操,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伎俩,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也就是说,一旦自己称帝,势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曹操的识见实非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紧紧靠着汉献帝这棵大树,谁也奈何不了他,谁也动不了他,否则便是自取灭亡。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内部的反对派和外部的敌对派凡有所行第三,曹操坚持实用主义,并不看重虚名。曹操是一个志向远大、雄心勃勃的人,年轻时即打算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然而生逢乱世、朝政废弛,才华得不到发挥,因而走上了军阀争战的道路。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统一天下,安邦定国,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于他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用。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这一选择让他在军阀混战中处于极大的优势。他的这种实用主义还表现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则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帮助他奠定了霸王功业。
动者,都得不到好下场,就证实了这一点。
总之,曹操在要不要称帝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聪明,他以丞相的名义做了应该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维持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在实际上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既让刘备、孙权抓不住把柄,又为自己的儿子日后称帝准备了条件。
一.孙权劝他称帝,曹操不上孙权的当,因为当时孙权已与刘备关系闹疆,必须与曹操搞好外交,曹操不接受孙权的马屁,让三国继续保持纷战局面。二.从当时的许城局势看,若曹操贸然称帝,便会引起拥汉派的反对,造成内部不团结,给敌人有可乘之机。
三.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建安十五起曹操一直对外声称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之意,说了近十年,不可能再出尔反尔,用自己的手掌自己的脸面。
四.曹操是个注重实权,不要虚名的实干家,只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就行。
五.曹操考虑到自己年纪也老了当不了几年皇帝,没必要背上个千古骂名。于是这千古骂名还是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来背吧!反正他也会尊称自己为先帝的。
曹操封魏王,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大权在握,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何必冒天下之大不违。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天下士人皆以刘姓为皇姓,刘家乃天子之家。只要不是自身政权太腐败,百姓都不会考虑换天下。但是,掌握世间文章的士子却是站在了刘家一边。曹操虽贤明,但作为一个王朝建立的积淀还不够。他只有扶植亲信,架空皇权,亲近百姓,多做实事,为他儿子当上皇帝作铺垫了。
前段时间据中央台报道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曹操墓。是真是假?专家学者众说纷纷。曹操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风云人物,真正做到李清照说的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传奇!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名阿满,沛国僬县(今安徽毫县)人,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在世时虽然没有称帝,但从权力、地位、声望等方面看,曹操实际就像小平同志是一位有实无名的皇帝。如果说秦孝王为大秦帝国统一六国起到关键的铺垫作用,那么曹操就是直接为曹魏江山开创了万世基业。
翻开曹操的家世,曹操的爷爷曹腾是曹参的后代,曹腾是个无法生育的太监,于是收养了曹操的生父曹嵩,曹操这一段不明不白的生世让他在这种受人鄙视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曹操一生喜欢做权弄术,就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不放过。有一次他远远的看到叔叔就假装中的样子,叔叔走过来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中风。叔叔马上把这事告诉曹嵩,曹嵩找到曹操见他好好的就奇怪的问叔叔不是说你中风吗?曹操便说叔叔不喜欢我,所以故意说我坏话,曹嵩便对弟弟的话产生了怀疑。从此以后叔叔再说曹操的坏话曹嵩也就不再相信。看来儿时的曹操比小时砍柴的华盛顿狡猾多了!
东汉末年有个相仕叫许劭,那是相当的传奇。搞了本《人物志》专门点评当时的风云人物。曹操在岳父的指点下找到了许相仕,见面曹操就问:许先生,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许劭看了很久都不说,曹操只好点头哈腰、递烟、送酒、端茶,最后许劭才慢吞吞而道:“汝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一句话顿时令曹操名声大振,比超女快男上湖南卫视成名还快!
之后曹操凭着许劭的点评和强大的世家实力二十多岁就当上孝廉郎,不久又荣升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公安局长。曹局长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令人打造了十几条五色彩棒挂在公安局门口专惩恶霸流氓。有一次一个权贵枉法犯禁,曹局长依照当时的法律程序令人把权贵用乱棒活活打死,由于曹操做完这事后没有被处罚或受到报复,所以京城冶安局势即时好转。看来杀鸡教猴虽然能起到警告作用,但杀猴教鸡似乎振憾效果更佳!
中平元年全国爆发了黄巾起义,曹操到地方当太守,中平五年曹操调回首都任典军校尉。接着董卓入京,兵临洛阳,废除少帝,另立献帝,自封丞相。中平六年以许绍为盟主的五十万大军进攻董卓,但大家都像在生产队干活出工不出力,结果大败。曹操愤怒下回到自己的根据地重聚力量蓄势再发。
董卓死后的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城,从此有了汉献帝这张可透支且免还钱的中国银联卡,曹操便扯起虎皮当大旗,拿着鸡毛当令箭。三次以中央的名义颁发《求贤令》,使得荀或、杨修、郭嘉、贾诩等大批人才前来投靠,于是如虎添翼的曹操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军事生涯。
建安五年曹操打败了四世三公家的许述;剿灭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官隶之战斩伤强大的许绍;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南伐刘表,统一北方后曹操打算挥师长江南下一统江山。
公元208年发生了一场名留青史的战争,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赤壁之战。这是一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决定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关键战役。此战以牺牲曹操的一世英名来衬托周瑜孔明的英武神勇。我个人认为要是郭嘉不先死去,也许曹操就没有赤壁之败,以郭嘉的才能完全能够识破周瑜的火攻,以郭嘉的影响力完全能够说服冬天结冰后才攻打刘备。难怪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会哀叹:若奉先在,孤不至此惨败!
建安二十二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可以带剑上朝不拜皇帝,下朝不辞而别,完全可以把刘协当成透明人。也就是说曹操随时可以把汉献帝从龙椅上给拉下来,但曹操至死都不称帝,曹操为何不称帝呢?我翻阅大量史书,总结出以下五个原因:
一.孙权劝他称帝,曹操不上孙权的当,因为当时孙权已与刘备关系闹疆,必须与曹操搞好外交,曹操不接受孙权的马屁,让三国继续保持纷战局面。
二.从当时的许城局势看,若曹操贸然称帝,便会引起拥汉派的反对,造成内部不团结,给敌人有可乘之机。
三.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建安十五起曹操一直对外声称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之意,说了近十年,不可能再出尔反尔,用自己的手掌自己的脸面。
四.曹操是个注重实权,不要虚名的实干家,只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就行。
五.曹操考虑到自己年纪也老了当不了几年皇帝,没必要背上个千古骂名。于是这千古骂名还是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来背吧!反正他也会尊称自己为先帝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已经是名义上的皇帝,何必把自己推向历史的反对面,而曹操征讨天下,皆以汉献帝
名义,大汉王朝的名义,如果果断称帝势必影响本国政治,而且给其余外人可成之机!
名不为皇帝,实以为皇帝,又何必为了那个名字,遗臭万年啊~~~弄不好,引火烧身啊!
况曹操已经步入腐朽之年!不值得
曹操一生未称帝。他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吾居炉火上耶!”。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皇位罢了。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王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这份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总是格杀勿论、疯狂镇压的。正因为他自己无法得到这个崇尊之位,别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与之拼命的。因此,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政治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这个尽管是符号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朝请,履行一个臣子的义务。虽然曹操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对于周公褒扬的同时,实际也是在自我标榜。可对比自己小26岁的献帝则根本不放在眼里,动不动就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人战战兢兢。
汉献帝曾拱手要把皇帝位置让给曹操,但他始终不称帝,只为王,这是他征讨黄巾起义以来数十年的既定方针。后代人称曹操为奸雄是很有道理的。曹操一生,最奸之举,莫过于不夺帝位,而拥帝权,既捞取名声,又得到实惠。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如果曹操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据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膺。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谋远略。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
其三,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10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四,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五,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一种自我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