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罗马废墟原来是一个市集,就像在电影里看到古希腊腊的市集一样,从破旧的巨大的石头上能看出当时的市集里的建筑的台阶都很高,人就走在台阶下。在公元前罗马共和国时期,在这片面积不大的长方形土地上,分布着残破的建筑遗迹,挺立的石柱,实在难以想象当时的繁荣和富裕。
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这无异于民族精神的-。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

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的绝响,一个永恒的魅力,一个不灭的辉煌。
这时我想起若干年前我到过的圆明园,但罗马废墟保存得更完整。在旅馆里我们碰见了一群从荷兰来的美女留学生,在她们逛了一天罗马回来的唯一感想是:累死了,就为了看那些破石头,要是政府全都把它们重建,那才好看啊.我们几个一听不若而同地说:要是重建了就没人来看了,罗马看的就是石头,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