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和黄宗羲观点的差异及原因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争霸和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国家分裂。

(2)韩非子认为分封制已不能来治理当时的百姓,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3)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用韩非子的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了统一。

(4)这种政治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

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

(1)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宦官专权,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腐朽,渐趋衰落。

(2)同时,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明朝中后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出现了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思想。

(4)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于剥削压迫人们的君主应当仇视,不必绝对效忠。

(5)黄宗羲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分析说明: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韩非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要求,所以是进步的。

(3)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观点的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