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峨嵋山位于济南西郊,原为佛道融合建筑

大悲寺被焚烧前。(生活日报 雍坚/2003年5月摄)

寺庙的中间部分已经坍塌。(生活日报 陈文进/摄)
已有近400年历史的峨嵋山大悲寺有望重修,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西郊峨嵋山大悲寺,目前,重修该寺庙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具体施工也很快就要启动。
“此峨嵋非彼峨眉”,济南市的峨嵋山位于槐荫区京沪高速公路以西、经十路以北、物流大道西侧,历史上称为靡笄山(也曾称旦山),明清时改称峨嵋山。明清时期峨嵋山林木茂密,风光秀美,庙会热闹。清朝初年,大金庄金姓大户在山上始建寺庙,经清道光、同治、光绪等历年扩建,逐步形成佛道融合的大悲寺建筑群。
上世纪80年代及1996年,曾有学者两次建议恢复公园和寺庙,有关人士也拟集资修建,均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今年两会期间,槐荫区有政协委员再次就重修提出提案和建议,引起了该区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区园林、文化、民宗等部门联合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听取佛教协会有关意见建议,现就重修大悲寺等佛教设施,进一步提高峨嵋山园林绿化水平已形成基本共识。目前,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