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叶问2》再次使得咏春拳成为热门话题

张日弘在练习咏春拳。
点映现场咏春拳师父折服影迷
《叶问2》于4月29日在全国正式上映,与《叶问1》相同的是,又一次在西安掀起了票房热。对一些幸运影迷来说,这次却更加特别,因为他们不仅提前看到了《叶问2》,而且亲眼目睹了真实咏春拳的精彩。
27日晚7时,《叶问2》点映活动在西大街的正阳星美国际影城举行。活动现场,西安咏春拳学馆的小学员们表演了基本动作。西安咏春拳学馆馆长、陕西省武术协会委员张日弘亲自演练的打木人桩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一招一式尽管没有电影中那么夸张,但真功夫的魅力却令现场影迷掌声四起。应影迷热烈要求,张日弘现场向影迷传授了咏春拳的一些简单手法。精湛的功夫,再加上谦和亲善的态度,获得中国武术段位六段的张日弘令现场影迷折服,一些武术爱好者现场便希望能拜张日弘为师。在一家银行工作的王雅君参加了当天的点映活动,曾经习练跆拳道多年的她当场便决定向张日弘学习咏春拳,如今她已经是西安咏春拳学馆的学员。
参加点映活动现场表演的张晓天也是张日弘的弟子。25岁的张晓天曾经在南方从事茶艺工作,后到我市一家知名茶庄担任销售经理。工作之余,爱好武术的张晓天学习过心意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喜好茶道的张日弘经常去这家茶庄,得知张日弘曾经学过咏春拳后,习武多年的张晓天便希望能切磋一下。交手之后,张日弘的功夫令张晓天佩服得五体投地,“交手前我就说过希望能轻拿轻放点到为止,尽管张老师的分寸把握很好,我还是明显感觉到完全被他控制住了。”从此,张晓天便经常去张日弘家学习咏春拳,在西安咏春拳学馆成立后,张晓天干脆辞掉茶庄销售经理的工作,他如今在自己学习咏春拳的同时,还在拳馆为张日弘分担部分工作。
咏春拳馆武术界前辈交口称赞5月5日下午,记者前往位于小寨文化大厦的西安咏春拳学馆采访,巧遇西安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培仁、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杨宝生、西安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方秀敏前来考察这家成立不久的拳馆。
王培仁和杨宝生都是武术名家,而且都曾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文武兼备之大家。竹窗帘、赭红色的木廊、传统风格的香案和桌椅,再加上拳馆内一些叶问、李小龙等咏春拳名家的历史图片,咏春拳学馆颇具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赢得两位前辈赞赏,“真不错!很有中国文化的味道。”对于张日弘的咏春拳功夫,王培仁、杨宝生和方秀敏并没有过问,他们早已熟知。
谈到对张日弘咏春拳的了解时,王培仁主动提起了一段往事。2009年,西安武术协会为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举行庆功会,作为西安红拳馆馆长高建武的朋友,张日弘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听说张日弘会咏春拳功夫,王培仁便提议现场表演,结果张日弘精湛的武艺得到充分肯定,市武术协会便提议张日弘开馆在西安传授咏春拳。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西安咏春拳学馆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开业。张日弘说:“西安武术协会的前辈们都很大度,没有丝毫门户之见,对我们拳馆的成立提供了很大支持。”对此王培仁有着更深的理解,“这不仅是我们西安的唯一一家咏春拳馆,在西北地区也是第一家,对丰富我们西安的武术内容很有帮助。”
远赴香港张日弘学得咏春精髓
谈到张日弘的习武经历,并不像电影中那么传奇。出生于广东潮汕的张日弘自幼随父学习当地的传统拳,16岁时到广州学习咏春拳。2000年张日弘在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他利用节假日多次赴香港学习咏春拳,“跟的师父比较多,也正是这段时间我真正学到了咏春拳的精华。”在西安上学期间,张日弘还学过散打。毕业后张日弘在西安做医药生意,此间又赴河北石家庄向陈式太极拳大师马虹学习,“不管是学咏春拳还是太极拳,多学一些都会对自己功夫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习武多年的张日弘有没有在实战中用过自己的功夫呢?谈到这一点时,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张日弘很不愿意讲。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说到了一件麻烦事,“当时我还在医学院上学,有一次在文艺路买电话卡时,因为电话卡没有充值与摊主发生纠纷,当时他可能听我是南方口音就上来揪我的领子,我只是本能反应的一出手,结果把人家鼻梁给打断了,为此闹到法院还给人家赔了六千块钱。”
英国弟子在西安领悟武术文化
来自英国苏格兰的阿里在西安一家培训学校担任英语老师,25岁的他已经跟随张日弘学习了两年多咏春拳。谈到这段学习经历时,阿里的最大感受是“只有在西安,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国的武术文化。”
咏春拳在欧美国家开展广泛,阿里最初学习咏春拳便是在苏格兰,“起初学咏春拳就是为了防身,感觉学了这个拳后自己的技击能力确实提高很多。”后来,阿里到韩国工作,他在韩国又学习了太极拳。2008年初阿里来到西安,当时他还不会中文,希望能继续学习咏春拳的阿里让一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朋友帮他寻找,结果在网上找到了张日弘的信息。对于这个“洋弟子”,张日弘不仅教授他咏春拳,还经常给他讲中国的武术文化,这也让阿里对咏春拳有了新的认识,“在苏格兰学拳时,我感觉咏春拳就是‘打’。通过和张老师的学习,我认识到练武术并不是为了打人,而是修练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心理、性格更健康。”阿里6月就要回国了,他表示还要再来西安,还要继续跟张老师练咏春拳。
传统与现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呢?通过对咏春拳学馆的采访,记者有了更多的认识。
西安咏春拳学馆馆长张日弘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一个理念:教拳传统化,管理现代化。除了武术之外,张日弘对茶道、书法、佛学等传统文化都很喜欢,也了解颇多。在咏春拳学馆内,小到一把椅子,大到整个馆内的装饰,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对此,张日弘提到了他的一个朋友:西安美院中国画系老师焦永峰。“我的要求就是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具体细节上他给我出了不少好主意。”在传授咏春拳技法之余,张日弘也很重视对学员进行武术文化方面的教育,他的英国弟子阿里对此感触最深,“在这里我才了解到武术是一种文化。”
也许是因为自己做生意的缘故,张日弘在咏春拳的推广方面处处透露着时代气息。张日弘为杨宝生、王培仁两位武术前辈播放了一段他自己为主角的咏春拳宣传片,短短几分钟的片子,却切换了西安城墙、大雁塔广场、浐灞生态区、秦岭等极具西安标志性的场所,片中时疾时徐的动作再加上中国风的背景音乐,颇有电影《叶问》中精彩片段的韵味。张日弘不仅把宣传片放在了多家知名视频网站,还自己申请域名作了网站来推广咏春拳。“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了解信息都是通过网站,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吸引到年轻人。”咏春拳学馆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绝大部分咨询者都是通过网络了解到这家拳馆的。
“咏春拳学馆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西安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培仁的感慨发自内心。作为我市的武术老前辈,又是市武术协会的领导,王培仁经常思考着如何传承武术,“我们的红拳馆应该好好借鉴一下。”谈到咏春拳在西安的发展时,一贯低调的张日弘表示,“希望能像跆拳道一样成为流行,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张日弘的这个理想并不算太过遥远,开业短短一个月,已经吸收了四十多名学员,前来咨询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张日弘在推广咏春拳方面的做法也吸引了西安当地武馆的注意,西安红拳馆便已经行动起来,希望能在将来的教学和管理中学习张日弘的一些做法。
小贴士
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种说法:一说是福建永春县严三娘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咏春拳的世界性发展应推崇叶问宗师的功劳,特别是咏春门人一代巨星李小龙,更将咏春拳的实战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白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