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专栏作家,文化批评人。在《羊城晚报》、《今晚报》、《时代信报》等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喜欢睡懒觉、读杂书,或看着天空发呆。
市场报 资料图片
孩提时代,经常可以看到老年妇女把脚丫子放到马扎上晾晒。那些被解除束缚的脚丫子,除了大拇指外,其余四个脚趾都是被折断变形的。这些变形的脚趾,让人感觉别扭得很。
大约是2000年前后,读到《作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前人对于脚的癖好,居然带有扭曲的意思。文字中提到,从前的男子对小脚的爱慕,几乎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对于那些被层层包裹起来的臭脚丫子的欣赏,不仅有摸、握,还有嗅。据前人说,有人可以嗅得到小脚的香气。冯骥才先生似乎对裹脚这件事情颇有研究,写过一部长篇叫做《三寸金莲》。其中说到一种称之为“赛莲大会”的“盛事”,让人惊异不已。而在一些民俗博物馆里,也展出过清代妇女的绣花鞋子。那些鞋子无一不是前头尖尖、后头阔大,摆在那里,展示的是男权对女人双脚的谋杀铁证。
曾经看过潘洪钢先生的《细说清人社会生活》。这本书里,曾经提到过一位小脚美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浙江临平有一姚姓妇女,脚小到只有一片树叶的样子。平日做鞋累了,就把鞋帮和线一起插在头上,小到人们无法看见。据说姚美人的名声很大,曾“闻名乡里”。但这个姚美人脚太小,行动不便,后来被她的儿媳欺负致死———在这里,畸形的审美最终害死了一位女性。她或许是可以长寿百岁的,但就是因为脚“太美”的缘故,不得善终。
在古代中国,裹脚是被作为一种塑造美的活动来展开的。《清稗类钞》这本书里,曾经提到过品评一双美足的七个标准。这七个标准是:瘦、小、尖、弯、香、软、正。臭脚丫子被暴力折断和变形之后,还要是“香”的。真是莫名其妙的事情———除了所谓的审美之外,裹脚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对女人的束缚。这种束缚,可以理解为男人对女权的束缚了。
清代李汝珍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叫做《镜花缘》。在这本书里,主人公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选作王妃。他没有《西游记》里的唐僧那么幸运,而是被逼迫缠足。书里写道:“那黑须宫娥(注:这些宫娥都是男人)取了一个矮凳,坐在下面,将白绫从中撕开,先把林之洋右足放在自己膝盖上,用些白矾洒在脚缝内,将五个脚趾紧紧靠在一处,又将脚面用力曲作弯弓一般,即用白绫缠裹……及至缠完,只觉脚上如炭火烧的一般,阵阵疼痛,不觉一阵心酸,放声大哭道:‘坑死俺了!’两足缠过,众宫娥草草做了一双软底大红鞋替他穿上……”
这个大男人被强制裹脚之后,未及半月,已经脚面弯曲,十趾俱烂,日日鲜血淋漓……后来,“不知不觉那足上腐烂的血肉都已变成脓水,业已流尽,只剩几根枯骨,两足甚觉瘦小”。
这样的遭遇,如果让那些识文断字、喜爱“小脚美学”的雅士们“享受”一番,不知道作何感想?
我倒想,李汝珍的这番调侃,却分明有悬壶济世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