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中国太空武器刺激 跌入"星球大战"的深渊!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强国网综合

印度研制反卫星武器阻止中国威胁其太空资产

中国首个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项目落户上海闵行。中国卫星导航应用浦江产业基地将成为中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的示范基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而正在研发中的“北斗二代”将以其适用性、独立性、抗干扰性等特征,完善中国卫星导航系统。

印度日报3日报道称,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席萨拉斯瓦特(V. K.Saraswat)透露,印度目前正在研发一款能够攻击敌军近地轨道卫星的武器系统。萨拉斯瓦特表示,科学家们正在组装该反卫星武器系统,但尚未确定测试时间。不过,他补充称,该武器系统的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随着太空技术逐渐成为国防领域的关键性因素,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加强对太空安全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发展反卫星武器系统。对此,萨拉斯瓦特表示:“当前,我们正在努力确保太空安全并且保护我们的卫星。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努力阻止敌人接近我们的太空资产。”

早在2007年,中国便已对其反卫星武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当时,北京政府发射的一枚陆基导弹成功摧毁了本国的一颗废弃气象卫星。中国此举招致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因为它让人们回想起了美国同前苏联之间的“星球大战”。对此,萨拉斯瓦特表示:“或许我们永远也不用使用或测试反卫星武器系统。”不过,他补充称,该武器系统的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K. Radhakrishnan)则补充称,未来他们或许会使用一些可重复使用的发射运载器执行太空任务。他说,优质且高效的运载工具一直都是该组织的关注重点。他们致力研究一款能够飞入太空、发射宇宙飞船并在返回后执行更多任务的装置。此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致力于研发能够搭载6吨负重进入太空的运载器——那是当前运载量的3倍。

报道称,为降低冒险成本,空间研究组织将用煤油代替液氧来帮助低温发动机内的液氢燃烧。而且,在运载气升空的过程中,更为先进的吸气式发动将直接从大气中获取氧气。此外,使用印度国产低温燃料的改良版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Mark III预计将于今年底发射。该运载火箭的运载量有望达到4吨,即当前运载量的2倍。而且,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在研究下一代巨型运载器。

印度自行研制的GSLV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印度月船2号无人探月器预计2013年发射升空

印度总理辛格在开幕式上呼吁,加快提高印度的科研能力,努力将印度建设成为21世纪的知识强国。

呼吁放开思路

迎接“革新的10年”

辛格在今年的大会上宣布,为了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印度从2010年开始将进入“革新的10年”。

辛格解释说,印度需要发展出一种创新体系,促使人们不断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快技术应用的步伐,让新技术早日服务社会。

不过,他也承认,印度科学界仍然存在官僚作风、政治干预以及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等问题,导致科学发展“停滞不前”。

他呼吁印度社会各界解放思想,尤其要“消除官僚主义等问题对科学发展造成的束缚与重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强调同心协力

与先进国家一争高下

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4日透露,印度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无人探月器——“月船2号”,预计2013年上半年发射升空。据探月项目主管安纳杜拉伊介绍,“月船2号”的登月车和轨道飞行器都已设计完毕,很快便会开始建造,一些重要仪器将采用俄罗斯的技术。除了强调发展创新体系,辛格还希望看到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并特别对印度空间技术发展的成绩给予肯定。“假如我们能够同心协力去努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也将有资格与技术先进国家一争高下。”辛格满怀信心地说。

增加教育投入

奠定知识强国基础

辛格表示,应当建立起“覆盖广泛而让受教育者负担得起”的教育体系,以为知识强国的建设奠定基础。据悉,印度政府将陆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并加大对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他还特别强调重视对女性的教育投入。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已在东北部地区以及较为贫困的比哈尔邦等地率先启动了一些教育发展计划。据介绍,为了鼓励科学创新,印度政府正在酝酿一系列资金支持计划,包括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以及提高现有博士和博士后项目的资金资助标准。

提出具体措施

加强科研扶助力度

其实,早在10年前印度便开始重视科技在促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次科学大会将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印度近年来的最新科技成果。2000年,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建立“知识社会”的主张。2005年5月,印度政府成立了国家知识委员会,负责在5个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据了解,印度近来加大了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扶助力度,已经或即将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