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文字学著作,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字典。那么,它为什么不叫字典而取名《说文解字》,要将“文字”拆开来说呢?
原来,古代的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
《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多浸多也。”意思是,仓颉在开始创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
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结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换句话说,依类象形,即独体,即“文”,形声相益,即合体,即“字”。这就是这部字典所以题名《说文解字》的缘由。
“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砑台刻石:“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遂成为一切书写符号的通称。也指连缀而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