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鬼是不存在的,但其作为一种精神幻体又存在于一些人的头脑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宗教意识以及风俗习惯等亦大量留存于现实社会里。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时代是人们笃信鬼神的时代,泛鬼论的观点在人的头脑中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荀子·解蔽篇》说:“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物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在这段文字中,荀子独具慧眼,认为鬼的出现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位而造成,绝非真的有鬼魅。
汉代,无神论者王充亦高举无鬼论的旗帜,认为人间没有鬼魅的存在,造成鬼魅的原因,是由于人长期思想的结果。《论衡·订鬼》中曰:“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此段语言,着重表达了一个思想:世间的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而造成思念存想的原因是疾病。
明清两代,鬼神之说亦十分盛行。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出现了激烈批判鬼神观念的勇士。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方以智,在他著述的《通雅》《物理小识》等书中,对传统的世俗迷信和鬼神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定——“黄帝曰:道无鬼神。盖体道者,鬼神无如之何!”从而根本上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对鬼神观念的产生,进士方以智借鉴了前人的观点,认为是人心理作用的结果。
世界上究竟有鬼无鬼?在今天已不成问题,然而在上世纪初,有鬼论的观点,在中国大地上却仍然盛行不衰,甚至成为民众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人们从鬼魅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陈独秀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写了一篇《有鬼论质疑》的文章,对当时统治人们思想的灵魂说、鬼神说,提出了强烈的批判。此文写于1918年5月15日,发表后,引起一番论战。当时有个叫易乙玄的人,持鲜明的有鬼论观点,对陈独秀的观点加以驳斥。此后,很多人加入进来,意见双方唇枪舌剑,由此形成了五四运动初期,有关“鬼文化论战”的局面,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当代,仍有少数人相信鬼的存在。尤其在农村,“鬼的意识”还相当顽固地流行着。更有甚者,那些所谓的神汉、巫婆利用人们的无知,装神弄鬼,收敛钱财,害人不浅。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征集鬼故事时,曾收到大量所谓“我真的遇见鬼”的信件,这些人甚至说得活灵活现。
鬼文化研究者徐华龙在《鬼话:中国神话形成的中介》一文中提出:“中国神话形成之前,有一个鬼话阶段的命题,中国神话形成的中介,就是鬼话,离开这个中介,就没有了神话这较高一级的艺术形态。古代鬼文化中,认为人死后,第一阶段是变成鬼,然后再从鬼中分化成善鬼(即神)和恶鬼。这是中国民族宗教发展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已在我国许多民族历史上得到了大量坚实的证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中,出现鬼之后,随之亦出现有关鬼的种种传闻,即可称为鬼话,它是形成中国神话的重要阶梯。当然,这里所说的鬼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鬼故事,而是带有原始意义的动物鬼、植物鬼以及人鬼的种种传说。”徐华龙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文艺理论界和民俗学界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鬼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迷信信仰及其观念的研究,而且可以扩大文化学的领域,其意义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