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杆胡同以及南、北竹杆胡同原本与竹竿无关,其名称均是根据“铸锅巷”的谐音改成的。铸锅巷的名称早在明万历年间的地图上即已出现,属明29坊中的黄华坊。清代起,改称竹竿巷,民国时将竿改成杆,称竹杆巷,1965年改为竹杆胡同,其北面的老君堂胡同遂改为北竹杆胡同;南面的八大人胡同、林驸马胡同合并统称为南竹杆胡同。
明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北京的大街小巷兴办起不少手工作坊,故留下了许多因手工作坊而得名的胡同,除了铸锅巷外,还有方巾巷胡同、巾帽胡同、帽儿胡同、纱帽胡同、盔甲厂胡同、箭厂胡同、铜厂胡同、缸瓦市、船板胡同、香炉营、弓箭大院、弓匠胡同、鞍匠胡同、油漆作胡同、白纸坊、造纸胡同、麻刀巷、笤帚胡同、剪子巷(今南、北、中剪子巷)、豆腐巷(今丰收胡同)、官豆腐坊(今南湾子胡同)、铁匠胡同(今教育部街)、铁匠营(今吉安所北巷)、鞭子巷(今锦绣巷)、糖坊胡同(今糖房胡同)、风筝胡同(今丰富胡同)、锡蜡胡同(今锡拉胡同)、烧酒胡同(今韶九胡同)、荷包厂胡同(今河泊厂胡同)、蜡烛心胡同(今蜡竹胡同)、皮裤营(今储库营胡同)等,有的胡同还索性在名称中加上姓氏,像以卖粉条粉丝、经营粉房的刘氏命名的粉房刘家胡同,以经营毡鞋的杨氏命名的杨毡胡同,以经营锥子生意的赵氏命名的赵锥子胡同,以经营刀具生意的唐氏命名的唐刀胡同,以经营篦子生意的沈氏命名的沈篦子胡同,以经营醋生意的张氏命名的醋张儿胡同(今醋章胡同),以洗布帛闻名的唐氏而命名的唐洗白街(今东、西唐街),以经营豆腐生意的陈氏命名的豆腐陈胡同(今豆腐池胡同),以铸锅的姚氏命名的姚铸锅胡同(今治国胡同),因经营香烛、纸马生意分别得名的何纸马胡同(今黑芝麻胡同)和汪纸马胡同(今汪芝麻胡同)……
如同今天本版刊发的北竹杆胡同,曾留下俞平伯的足迹一样,这些因手工作坊得名的胡同也都留下过名人往事。位于虎坊路西侧、骡马市大街与南横街之间的粉房刘家街,曾住过鸦片战争中禁烟的英雄林则徐;地处宣武门外菜市口路南的绳匠胡同,曾住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以及近代革命志士秋瑾……
如今的北竹杆胡同已踪迹皆无,只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上,写着北竹杆胡同某号楼的清晰大字。据说位于北竹杆胡同38号的俞平伯故居,当年曾有一株胸径需两三人合抱的古槐,俞先生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古槐书斋”。我在雪后的北竹杆小区中,果真寻觅到几株古树,但岁月沧桑,落雪无痕,“古槐书斋”之古槐会是哪一株?见证了俞先生撰写《红楼梦辨》的古槐,今天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