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参加国庆阅兵的新型履带式装甲车
印度国防研究分析所网站1月6日文章,原题:2009解放军走向外交前线 2009年两大军事事件———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及其海军向亚丁湾派遣护航舰队,表明人民解放军的外交性质正在不断发展。
在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认可,而这些军事事件为其国际形象的塑造揭开了新篇章,也证实了中国军事外交更广阔的框架。
一直以来,中国军事外交的核心是为国家外交提供必要信心。2009年见证了中国军事外交成为适宜大国的外交手段。
中国每隔10年要举行一次国庆阅兵式,而让2009年阅兵与众不同的是这一年全球经济遭遇大衰退。有人认为,正是中国在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为北京寻求在国际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机会,也注入了信心。意识到这一点的解放军巧妙利用国庆阅兵,充分展示了其有能力保卫国家疆土、履行大国责任。
从历史角度来看,解放军海军在外国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也是个根本性转变,因为这是其首次在非本国海域执行此类任务。
国庆阅兵式和亚丁湾护航舰队,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兵力投放能力,也说明它渴望成为一支开放、透明、合作的军事力量。
多国军事观察员受邀观摩了2009年国庆阅兵,世界媒体也对之进行了密集报道。亚丁湾护航揭开了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新时代。不过,中国军事外交的基本目的仍是通过争取朋友、消除各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来实现力量投放。
如今,中国渴望了解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2009年,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名高级官员访华。过去一年里,很难找到一周里的哪一天北京没有接待国外军事代表团。有趣的是,2009年8月中国国防部官方网站开通以来,单日点击率高达1.3亿次,网站正常运行首月便遭到230万次黑客攻击。这足以证明世界对中国及解放军的兴趣正日益提高。
中国与150个国家建立了军事关系,设立了109个武官办公室。其军队与22个国家建立了防务及安全磋商机制。中国国防部还与数个国家的国防部开通了军事热线。曾经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其使命怀有疑虑的中国,如今却在维和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9年中国军事外交继续沿数年前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目标制定的路线前进,并以更开放的姿态表现出更多的自信。(作者库马尔•辛格,曾铧译)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