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名:中国长城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
■特点:展示长城历史文化内涵的专题博物馆
■建馆时间:1994年9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延庆县八达岭,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中国”命名的全面反映长城历史和现状的专题性博物馆。整座博物馆背依长城而建,馆舍外观庄严威武,与长城浑然一体,交相辉映。馆内展线设计独特,通道高低逶迤,宛如长城起伏,馆中处处可见“雄关”、“隘口”、“风燧”、“敌台”,使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万里长城之上。在这里博物馆人员向参观者全方位地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沿革,还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战争场面。
被誉为水上长城的九门口长城
在长城博物馆中有一处非常独特的复原场景——九门口长城。九门口长城距山海关约15公里,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与河北省抚宁县交界地带。在大家的印象中雄伟的万里长城蜿蜒于群山之上,而九门口长城却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长城不同,不仅依山势起伏盘旋升腾,而且还横跨于两山之间的河流之上,建筑结构独特,防御设施密集,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之势,因此人们称之为“水上长城”。长城下九江河之水从九个水门中奔流而过,雄伟壮观,在整个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修筑长城历来是遇山而断,遇水而绝,因为凭山水之势可以阻挡住敌兵。而在九门口长城,不仅可见遇山不断,更可见遇水不绝的奇观,独具风采。
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长城重要的关隘之一,有京东首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和吴三桂、直奉军阀以及解放辽沈的战役中,都在这里进行过生死拼杀。长城博物馆通过复原场景,为参观者再现了九门口长城的奇特景观。
陶制火蒺藜
在长城博物馆的展柜里有一个像刺猬状的展品,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件展品是一个陶制火蒺藜。蒺藜是我国古代一种军用的有尖刺的撒布障碍物,因蒺藜上有多根尖刺,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战争中,将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蒺藜。秦汉以后,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除在道路、防御地带、城池四周布设外,部队驻营时,也有在营区四周布设。宋代后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明代军队广泛使用蒺藜。蒺藜大多用铁铸造,不过由于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用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陶代替,长城博物馆中这件蒺藜就是用陶制的。我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这件火蒺藜是空心的。据讲解员介绍,古代作战时,可以将火药放置在火蒺藜中,然后引爆更具杀伤力。
万里长城军事设施上的独到之处——障墙
在博物馆里有一处复原的场景,展示了长城作为军事设施的独到之处——障墙。障墙是沿陡峭的山坡筑长城边墙时,为防止守城士兵暴露在犯敌视线或射程中所建的,垂直于垛口墙的短墙。在障墙上一般会设置瞭望口和射孔。博物馆里复原的这种障墙是明代蓟镇长城所特有的。
障墙一般高约2-3米,一端与雉堞墙相接,另一端距宇墙约一米,能容单人通过。由于长城上敌楼皆建于制高点上,与敌楼连接的一段长城,类似登城梯道,倾斜角度较大。如仅筑一、二道障墙,起不到掩护的作用。所以在倾斜地段的长城上,根据倾斜度每隔一定距离要筑一道障墙,重叠的若干道障墙,可以遮蔽住敌楼,使其不受敌人侧射火力的射击。显然面对这样的结构布局,进攻的敌人要攻入敌楼是极其困难的。障墙的主要用途是防止敌兵一旦攻到长城上,守城士兵可凭借障墙做掩护,节节抵抗,节节撤退,最后撤到制高点或敌楼内,继续抗击敌兵。如果守城士兵从制高点或敌楼内向敌兵发起反攻,也可以凭借障墙做掩护,一边射击敌人,一边步步前进。
长城上最常见的军事设施——敌楼在博物馆展厅内有一处敌楼的复原场景非常引人注目。敌楼是长城上最常见的军事设施,它一般修筑于长城城墙之上或城墙内侧。敌楼主要由基座、中室和顶上的哨房三部分构成。回想我们到长城游览时,大家最希望见到的就是敌楼了,常常听到游客登上敌楼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因为长城大都陡峭难于攀登,体力消耗比较大,到了敌楼仿佛是到了休息的驿站,大家在敌楼上眺望长城内外的风景,拍照留影。不过几百年前的敌楼功能可不是用来休闲的。由于长城本身就是一项军事设施,因此它的设计上处处体现出军事的特点。敌楼内既能驻扎守城兵士又能储备武器、粮草等。在敌楼的四周开有若干箭窗,可供士兵侦察和射击使用。
博物馆内复原的这种敌楼是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主持修建蓟镇长城时创建的。我们以前只知道戚继光是抗倭名将,殊不知戚继光还曾经镇守蓟镇长城,为长城的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
长城守军使用的手雷
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展出了几枚从延庆县四海火焰山营盘出土的手雷。看着博物馆展出的这几枚手雷,我回想起了2006年6月的一则新闻。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延庆县四海镇发现了火焰山营盘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古代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及军用火炮、炮弹、手雷等500余件明代文物。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时新闻报道中在火焰山营盘出土的手雷竟会在长城博物馆见到。
据讲解员介绍,在延庆县四海镇东南粉堞谷内的主峰上,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九眼楼的敌楼,这座敌楼是万里长城中建筑规模最大、瞭望孔最多、规格最高的敌楼,不过现在九眼楼敌楼只剩下了房基、瓦砾、城砖、残碎餐具等遗址遗迹了。沿着连接九眼楼底楼的一条堆满碎石的长城残体走十几分钟,便来到一处明代兵营遗址——火焰山营盘遗址。该兵营占地2500平方米,根据此处发现的残碑记载,该兵营建于明万历年间。火焰山兵营非常特别,我国古代兵营一般建在长城内侧,火焰山兵营却建于长城墙体上,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首次发现,而更为难得的是在兵营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明代长城守军使用的“武器装备”,使数百年后的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历史的原貌。
古代攻城的云梯
博物馆的展厅中展出了一件如庞然大物般的展品——云梯。云梯现在作为登高工具的一种,主要用于消防和抢险,而在古代则属于战争器械,作为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我国古代的云梯一般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滑轮升降设备,还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被称为“云梯车”。博物馆中展出的这架云梯,就属于云梯车类。
云梯的发明者很多人认为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能工巧匠公输般,就是我们熟悉的鲁班。当时楚惠王为了达到称雄的目的,命令公输般制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架云梯。《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曰“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说明云梯另外一个用途可以登高望远侦探敌情。
云梯在唐朝、宋朝经过几次改进,日臻完善。但是因为云梯本身属于比较笨重的器械,明朝以后因无法抵御火器的攻击,遂逐渐废弃。
古代的连发步枪——连发弩机
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展出了一件非常特别的展品,我看到这个展品的第一眼就觉得它既像是手枪,又有些像弓箭,好像是手枪与弓箭的结合体。
经讲解员介绍,才知道这件展品是弩机。弩机是一种远射兵器,据《吴越春秋》记载,楚箭师琴氏发明了弩机。弩是我国兵器史上最古老的瞄准机动装置,以弓为基础发展而来,最早用于狩猎。弩与弓相比,射击时更具稳定性,通常用于防御和伏击。弩机发射的弩箭,箭头呈流线型,跟今天步枪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有的箭头还带倒钩。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弩机,左右分列有两个发射孔,可连续发射两支弩箭,提高了射击速度,可称得上古代的“连发步枪”了。
“关照”一词的由来
平常我们见面经常会说“请多关照”。关照在现代汉语中,有关心照顾、口头通知、互相配合照应的意思。不过,关照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种证明文书,有通行证的意思。在汉语的不断演化中关照发展出现代汉语的这些意思。关是指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照是指凭证,如我们现在所用的护照、牌照实际就是关照演变而来。
博物馆中展出了一件出入长城嘉峪关运粮时使用的关照。嘉峪关地处咽喉要塞,古称西陲锁钥。嘉峪关当时出入关城的手续极为严格,必须持有关照才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