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李鸿章传》,称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1863年春,李鸿章率军攻打苏州。主持苏州防务的太平军主帅谭绍光,与部下郜云官等将领不合。李鸿章探知这一内幕,立即安排原是太平军降将的手下程学启前去劝降,承诺郜云官如果肯斩杀主帅谭绍光,献出苏州城,朝廷将封他为二品武官。郜云官等见太平军大势已去,早已萌生降意,双方一拍即合。
协议达成,郜云官仍心存顾忌,他害怕万一投降之后,李鸿章出尔反尔怎么办?思来想去,郜云官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由英国人戈登出面作保,否则免谈。戈登是李鸿章的密友、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头子,同是虎狼之师,郜云官对此也清楚。两害相权取其轻。与李鸿章相比,郜云官更相信英国人的信用。
李鸿章为了尽快拿下苏州城,爽快地答应了郜云官的条件,由戈登当面作证,双方折箭为誓,相约起事。几天后,郜云官等八将依计行事,刺杀主帅谭绍光,迎淮军入城。但投降后的郜云官却不想解散旧部,而是向李鸿章提出请求,将自己的部队编入淮军。这让李鸿章疑心大发,杀机顿起,先前的承诺早已抛到脑后。当晚,李鸿章先将戈登支开,安排刀斧手埋伏帐下,然后传令宴请郜云官等八位降将,说要论功行赏,以示庆贺,乱刀齐下,八颗人头当场落地。
戈登很快知道了真相,他恼羞成怒,在抱着郜云官的首级痛哭之后,拿着左轮手枪在苏州城内四处寻找李鸿章,要与他决斗。
本来就是流氓强盗头子的戈登之所以愤怒,并非要主持什么公平与正义,而是完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作为事先约定投降的见证人,现在李鸿章言而无信,等于让自己也背上了失信的恶名。戈登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怒不可遏,急于为自己正名。
李鸿章自知理亏,只好躲起来,避而不见。戈登不依不饶,又向各方写信,揭露李鸿章的杀降丑闻。他还向清政府建议,立即将李鸿章撤职查办,并将苏州城交还太平军。李鸿章为平息事态,厚葬了被杀的太平军将领,并在报上发表声明,说苏州杀降是清政府的决定,与戈登无关。由清廷赏赐戈登一件黄袍马褂,方才平息了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