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东西方颇不平静。先是由于一名毒犯,中英关系罕有的紧张和对立。再是新年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个多次公开声明不谋求遏制中国、一个声明“世界上除非美中两国一致,不然能够解决全球的挑战是极少的”、一个公开表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左右整个21世纪的命运。”终于不顾中国的反对,露出了原形:于1月6日晚宣布向中国的台湾出售先进的爱国者三导弹。至此,日本、韩国、台湾都要部署此类导弹,其针对和遏制中国的战略一目了然。
现在这两场风波都没有完。但已经给中国太多的教益。英国不仅可以为一名毒犯向中国发难,更令人惊讶的是发难的方式。英国整个运作有一个核心,即突出这是六十年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处死的欧盟成员国公民。上一次是1951年,一名意大利国民参与了暗杀毛泽东主席的阴谋,被中国当仁不让的处以极刑。不仅英国,法国的媒体也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没有突出这是一名被处死的毒枭,而是突出他的国籍身份:英国人。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西方骨子里的高高在上的种族意识。这种种族意识无所不在的渗透到国际事务中来。
如果西方真的有上下一致认同的普世价值的话,那就是它的白人种族优越意识。这在今天的伊拉克也有充分的表现。11天以前,也就是2009年的最后一天,美国一家法院驳回了对5名黑水卫队(blackwater guards)2007年枪杀27名伊拉克平民的指控。尽管伊拉克政府要上诉,恐怕也只能做个样子。27名伊拉克平民算什么?阿克毛的毒品可以杀死两万多人呢!你要有中国的实力,何必让美国法院去审判杀死自己国民的罪犯呢?
美国对台军售,让人看到了东西方政治伦理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注重道德和“礼”的民族,这个传统极为悠久还深厚,以致到现在,中国社会还经常可以看到“以德治国”的倡议。当年清朝开放和洋务第一人李鸿章,就一直认为,只要我们行的“直”,自然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所以当看到一国元首奥巴马多次公开的呼吁、声明,面对奥巴马在国内、国际场合如此信誓旦旦的表白,即便基于过去的惨痛经验,未必全信,但毕竟这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毕竟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也难免会有所触动。然而,事实再次教育了我们,西方的政治伦理和道德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不仅对中国,对任何国家都是如此。美国七十年代曾和苏联签订过中导条约。但当苏联解体后,面对弱小的俄罗斯,单方面将之撕毁。以中国而言,奥巴马的声明和表白不过是几个月以前的事,其翻脸的速度和自我否定的速度也实在惊人。
中美之间实力对比仍然悬殊。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总量仍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军费开支更不在同一档次。美国现在的军费开支远远超过其后前十位国家的总和。中国要想和美国全面的平起平坐,还需假以时日。中国现在的报复会迫使美国让步,但不会让美国彻底放弃。因此,除了报复还要有其它的思维。比如,加速台湾问题的解决。如果现在两岸统一,即使中美国力悬殊,也不会存在军售台湾的问题。当然,台湾问题的解决也非一日之功,而且也和中美两国的国力对比息息相关。但两岸关系的新突破仍然可以起到反制美国的作用。比如两岸签订和平协定,这个和平协定包括双方的军事合作,军事资源共享。仅这一条,恐怕就会打消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念头。西藏问题也一样,达赖如果去世,这张牌也就打不下去了。我甚至认为,达赖的去世将是美国体面的放弃干涉西藏问题的最佳台阶。
阿克毛事件之前,一位自由派人士被判刑也曾引起西方的反对之声。但相较于阿克毛来说,简直是不过作个样子罢了。一个拥抱西方的自由派人士竟然比不上一个毒枭,也实在令中国的自由派群体寒心和倍感自辱。也由此可见普世价值本身在西方心目中的地位。不过,以我在法国生活的经历,假设法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人士,而且也得到国外某些大国的积极支持(颁奖、资金支持、邀请讲学、客座教授、访问学者),而且这些大国和法国的意识形态还不一样,并且付诸行动造成了声势,法国政府会袖手旁观吗?即使支持的国外势力与法国意识形态相近,法国也不会放任不管。2008年接受美国资助的“记者无疆界”在中法关系恶化中扮演了相当突出的角色。事过不久,这个组织的创始人、秘书长梅纳尔就被迫辞职了。不过,相对于中国,西方的手法更为高明,比如查税,比如身体健康原因等等。
美国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它越在台湾和西藏问题向中国挑衅,它所支持的自由派处境越尴尬。他们既不能去谴责美国,也不能反对中国的正当反应。只能保持沉默,从而主动丧失了自己在此问题的话语权,也就自然丧失了中国社会的支持和信任,他们的作用也自然边缘化。当然,美国自身的需要毫无疑问是压倒自由派在中国的处境。这和阿克毛事件异曲同工。
东西方对抗,从西方的角度讲是遏制,是牵制。但对中国来说却是凝聚共识,认清西方的机会。只要中国自己不分裂,对西方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的发展就不会被打断。等到双方实力对比发生质变的时候,西方还遏制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