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弹镜头
J-10B是J-10多任务战斗机的一个改型,修改了机身和航空电子设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的成都飞机公司(CAC)大约在2004年05月左右开始继续发展它的J-10战斗机改型。根据传闻一架J-10B原型在2008年12月首次飞行。飞机的图片在2009年3月首次在网上披露。

正视特写

机首空速管很长
无斜板进气口
J-10B特征一个机下巴安装的“超音速进气道扩压器(DSI),亦称[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
(DSI)]的进气口。在J-10上的传统距形-形状进气道需要一条大的可调进气斜板产生一个向后倾斜的激波帮助进气道压缩过程。斜板以锐角安装使吸入空气从纵向转向进气流。空气斜板包含许多移动部件,增加飞机的重量和雷达反射面。
崭新设计的无斜板进气入口,被成都飞机公司首先测试在FC-1/JF-17战斗机的设计上,使用一个位于入口一体式凸起去代替可调斜板。这去除在入口上的所有的移动部件,减轻全重而且减少飞机的雷达反射面。
光电瞄准系统
J-10B已经增加使用一套光电瞄准系统(EOTS),普遍在如Su-27和米格-29的整个第四代俄国战斗机上发现,安放在驾驶员座舱罩右前方,系统包括一套红外搜寻和跟踪(IRST)感应器和激光测距仪,能不需要打开火-控制雷达被动式发现敌人的目标,因而减少飞机被发现的机会。J-10B的EOTS或许以俄罗斯设计为基础。
尾翼ECM夹舱
J-10B尾翼上面边缘是弯曲形,与J-10的锐利直线尾翼不同。大的整流罩被加到尾翼的顶端去容纳电子战和对策(EW/ECM)装置。

歼10B机首上部加装光电探测系统

歼10B是单座型
ECM天线阵列
J-10B外部有四组黑色的天线阵列附加到机身,较大的在驾驶员座舱两侧和较小的在后机身两侧靠近发动机喷嘴。这些天线的详细用途是未知的,但是他们被考虑是用于电子对策目的。

歼10A和歼10B的对比图:
从图片对比可以看到歼10B比歼10A改进的地方:
1、机头线条向下倾斜;
2、垂尾切尖;
3、腹鳍切尖。
4、在风挡前加装了光电探测仪;
5、二元三波系可调进气道改为“枭龙”04型所采用的DSI进气道。

跑道上滑行

试飞
改进的利与弊:
1:采用DSI进气道引起的结果是,歼10B的雷达截面积会比歼10A小,隐形能力得到提高;歼10B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能会比歼10A有所下降,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战机的战术性能;歼10B的机体重量下降,有助于提高机动性和航程。
2:将机翼切尖决不是为了减轻重量,也不是为了外形上的美观,而是出于实际的气动需要。理论和实验都已证明,在超音速飞行时,机翼翼尖处的气流仍会象亚音速时一样,从高压区横向绕过翼尖流向低压区,减小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不过,由于压力扰动只能发生在由翼尖前缘发出的马赫锥之内,马赫锥之外的机翼并不受影响。显然,切掉这块降低效率的翼尖,对改善飞机的高速性能是有益的。
3:机头略往下倾斜是为了更好的给飞行员提供视野。
4:增加光电探测仪,可以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依然起到雷达功能,可以给飞机提供很好的隐身能力。
中国战机的编号问题:
与西方战机的编号方式有所不同,歼10的第一种初始型号编号为歼10A,改进型则命名为歼10B。而F-16的第一种初始型编号为F-16A,其双座教练型编号为F-16B;改进型编号为F-16C,F-16C的双座教练型则是F-16D。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歼10的双座版是歼10B,其实不然,歼10双座版叫做歼10S,而非歼10B,歼11B也是这样。

挂弹试飞

中国歼10B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