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时尚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多时髦!

1,西服革履的洋派京剧明星
旧上海的时髦是全盘西化,海派贵族往往比肩西方,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西餐、跳社交舞等等。作为他们中一员的梅兰芳先生,虽然是传统京剧演员,但台下却西装革履、极其洋化。
当时,国际最新杂志汇集上海,中国缝工无疑世界第一。据一些老上海回忆,在三四十年代,一两黄金可以做二到三套上好英国呢三件套西装,价钱不菲,但街头西装革履的比比皆是。那时候,除非真的是做粗活的或者实在穷困潦倒的,一般的上海男人起码有一套西装,哪怕亭子间打地铺的小文员,隔夜还要把上衣高高挂起,把裤子裤管折齐压在枕头下。很有一些西装革履、卖相蛮好的朋友,常常会闷着头、缩起肩胛在弄堂口的小面摊上吃一碗廉价的阳春面,上海人针对这班人称其为“赤膊打领带的户头”,或许还会骂一声“洋装瘪三”。
西装是老上海心目中的摩登象征,与精致、优雅同义。人们想起了一丝不苟,想起了翩翩起舞,想起了爵士乐,想起了鸡尾酒……按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尚标准,一套gentleman(绅士)的“行头”一般应该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顶呢帽或草帽;
一套三件头西装;
内衣、衬衫和领带(或领结);
袜子和皮鞋(或连鞋罩);
其他的还有皮带或吊裤带、袖扣、领带扣针、襟针;
打火机、香烟盒、钥匙链、钱包……
但是,有了这些“行头”,不等于就有了应有的包装,还必须讲究它们的出身——品牌和质地,如呢帽应该是英国的HATMAN或STAYSON,决不能是在南京路上“小吕宋”或“蛊锡福”买来的国产货;西装衣料的牌子即使不是TOWNTEX或DOMAFLRE,也得是其他英国贷花呢,不能穿周产的“章华”或“协新”呢料;皮鞋要穿SAXSON或FEEEMAN,至少也得穿在静安寺路上的“第五街鞋店”(解放后改为博步皮鞋启)定做的BOB SHOE,不能穿“鹤鸣”或“大不同”的产品;衬衫要穿VAN HEUSEN或AGEOW,不能穿“司麦脱”或“康派司”;还有EONSON烟盒和打火机;或者DUNHILL或三B烟斗,SWANK牌镀金钥匙链……
要配齐并不难,南京路四川路口有一家惠罗公司,是英国人开的,店里专卖各种英国货男人衣着和用品,要配齐这‘行头’,只消进去从一楼到四楼兜上一圈使能办妥了——只要腰包里有足够的钱或者开出的支票他们愿意接受。当然,这里的东西价格不菲,仅一双SAXSON皮鞋就大概等于一个普通职员两个月的薪水。这也是“洋装瘪三”产生的反面直接原因。时尚永远是有代价的。(部分文字来自《上海旧梦》)

2,大明星的私人照相机
在旧上海,上照相馆拍照都是件时尚事儿,更不用说自己拥有一台相机了。照相机在那个时候是件奢侈品,能买上相机的家庭一定足够殷实、时髦。
梅兰芳先生这看似不经意入画的照相机,难讲不是作为一种品位、一种炫耀的装饰品被放入照片当中。

3,梅老板的泳装照
在30年代的上海,时髦人士都有那么几张泳装照。我们常常能那些引领时尚的香烟壳、月份牌等上看到它的出现。上图为,1946年戏剧旬刊画报1册,梅兰芳在美国期间的泳装照。
1926年,上海虹口的公共泳池对公众开放,上海便有了男女同游。至1930年,高桥海滨浴场造好,泳装早已是海派人物们的装备。而那时,几乎所有的明星、名媛——上官云珠、阮玲玉等——都有穿著泳装的造型照。
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时尚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多时髦!

1,西服革履的洋派京剧明星
旧上海的时髦是全盘西化,海派贵族往往比肩西方,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西餐、跳社交舞等等。作为他们中一员的梅兰芳先生,虽然是传统京剧演员,但台下却西装革履、极其洋化。
当时,国际最新杂志汇集上海,中国缝工无疑世界第一。据一些老上海回忆,在三四十年代,一两黄金可以做二到三套上好英国呢三件套西装,价钱不菲,但街头西装革履的比比皆是。那时候,除非真的是做粗活的或者实在穷困潦倒的,一般的上海男人起码有一套西装,哪怕亭子间打地铺的小文员,隔夜还要把上衣高高挂起,把裤子裤管折齐压在枕头下。很有一些西装革履、卖相蛮好的朋友,常常会闷着头、缩起肩胛在弄堂口的小面摊上吃一碗廉价的阳春面,上海人针对这班人称其为“赤膊打领带的户头”,或许还会骂一声“洋装瘪三”。
西装是老上海心目中的摩登象征,与精致、优雅同义。人们想起了一丝不苟,想起了翩翩起舞,想起了爵士乐,想起了鸡尾酒……按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尚标准,一套gentleman(绅士)的“行头”一般应该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顶呢帽或草帽;
一套三件头西装;
内衣、衬衫和领带(或领结);
袜子和皮鞋(或连鞋罩);
其他的还有皮带或吊裤带、袖扣、领带扣针、襟针;
打火机、香烟盒、钥匙链、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