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84—364)

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父祖均仕东吴。少以儒学知名,历丞相府及司徒掾,后因求丹出为句漏令。世奉天师道,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师事郑隐及鲍玄。晚年隐居广州罗浮山炼丹。著《抱朴子》内、外篇。主张将儒家思想注入道教,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另撰《金匮药方》、《神仙传》、《集异传》等。(?—1237)
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字容父。号蟠室老人。淳熙进士。曾从吕祖谦学。嘉定中,累官守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疏请严饬将帅,整军图治。理宗即位,为同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元年(1228),进参知政事,主张讨李全之叛,在朝端直守正。著有《涉史随笔》。

历史 (283~363) 东晋时道教理论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主要著作有《抱朴子》。葛洪的*主张基本上属于儒家,法律思想又继承了先秦法家的传统,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反对用“唯仁与义”、“清静”、“无欲”治国。指出即使伏羲、黄帝也不能废除刑罚,何况后代“至醇既浇”、“大朴又散”,犯罪行为越来越多,更不能没有刑罚。他说“仁者,为政之脂粉;刑者,御世之辔策。脂粉非体中之至急,而辔策须臾不可无也。”他认为刑罚是“国之神器”、“崇替之所由、安危之源本”,“为政莫能错刑”,主张严刑峻罚,轻罪重判。因为重判为人所畏,“以其所畏,禁其所□,峻而不犯,全民之术也。”他驳斥了“秦以严亡”的说法,指出秦靠严刑统一全国,其所以亡是由于 “穷奢极泰,加之以威虐”,而不是以严失国。他主张恢复肉刑,认为当时的刑制在死刑之下,“惟有徒谪鞭杖”,刑罚太轻,“殊不足以惩次死之罪”,应当恢复肉刑作为“中刑”。葛洪还强调执法不应分贵贱亲疏。 “善为政者”,“端此以率彼,治亲以整疏,不曲法以行意,必有罪而无赦”;“诛贵所以立威,赏贱所以劝善”。东晋社会常因婚姻问题发生诉讼,葛洪反对女方家长轻易取消婚约,另许富贵之家,主张订婚手续要完备,“若有变悔而证据明者,女氏父母兄弟,皆加刑罪,庶于无讼者乎”。

历史gif" width=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