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炸弹mk6

核炸弹mk6 在mk4和其后60英寸直径武器即mk6之间有两大差异(即改进)。这些改进是使用轻量弹道外壳、轻量内球体和60点弹芯室内爆系统(60点系统首先用在mk6-2型武器上)。
尽管轻量外壳与“助爆原理”在mk4研制中受挫,但这些设想并没有被长期忽视。当时确有不同的意见:一旦这些设想作为核武器技术加以考虑,那只是延期问题而决不会被放弃。1951年设计“助爆”弹芯还一直是幻想,但设计轻型外壳当时在空间技术方面是力所能及的。
1948年9月初,在一次在lasl举行的会议过程中,空军首先提出了60英寸直径战略武器轻型外壳的设想。这个问题是作为aec-usaf新计划的一部分提出的,目的是使炸弹更适配当时在役飞机或不久将来计划生产的飞机。lasl解释说,mk4 2,380磅重、3/8英寸厚的钢外壳(和mk?M饪且谎??是为了保护武器不受高射炮火的影响(这种想法在曼哈顿计划时代就产生)。如果这种预防措施不必要(空军坚持这样认为),那么lasl就不会反对采用铝合金外壳,这样可使弹重减少950磅。
mk4,尽管作为mk?5母慕?型而被视为标准的战略原子武器。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空军的要求:战斗操作与准备相当因难。美国空军要求aec加快研制60英寸武器替代型号,替代型号的操作应当更省时,更安全和更方便。1948年12月,美国空军针对mk4提出了5点改进意见:
(1)可预期的和可再现的弹道特性以及适用于高空及高速投放的性能。
(2)飞行中弹的核部件插入和抽出有相应的技术与工具。
(3)弹的外壳及球体重量轻。
(4)可靠的内部电源,要求在作战过程中能进行起码的测试和检修。
(5)改进弹的点火系统,在可靠的操作条件下,使其受到提早触发或干扰的几率最小。
mk6基本上考虑了上述改进与修改意见。
1949年初,在mk4准备投产的同时,在洛斯阿拉莫斯和桑迪亚都开始为大直径(60英寸)内爆弹研制轻量铝外壳。对新外壳设计考虑了几种方案,其中有些方案的重量大大低于原计算的950磅。1949年夏季,开始进行两种外壳设计,一种外壳由诺斯罗普飞机公司设计,另一种外壳由车辆与铸造公司设计。8月末,空军对新外壳进行了试验以鉴定重量减少并没有损害壳体的强度和钢度。试验是成功的:新壳体并未损害武器的结构强度。
到了10月,桑迪亚对车辆与铸造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设计的外壳进行了空投试验,同时希望在今后三个月内提出用轻结构材料代替现有钢外壳的最后建议。
1950年初,已很明显,在很短的时间内新mk6有可能准备进行生产与储备。那时再次出新设计的武器可能有多少项改进以及这些改进需推迟储备多长时间这样的问题。空军一直需要当量超过100千吨的助爆型裂变弹,但要在1950年实现这种设想(1947年首次提的聚变助爆概念,当时还处于未经试验的萌芽状态),必然长期拖延mk6的储备,因此,这要求被再次推后。
1950年1月末,mk4弹的轻量外壳样品(n代表新弹壳设计和制造公司诺斯罗普,后来知道为mk6的原型)已制造出来并做了静载,弹道空投和飞机协调性试验。11月,mk4n弹批量生产。
1950年7月,鉴于目前储备中的mk4有严重的作战性能缺陷,mk4n计划加速步伐,以提供轻量外壳和新型引信(改进的abee雷达引信)系统(1950年初aec曾将mk6计划定为“紧急”计划,并预定11月首次部署)。mk4n武器可能用于战争(1951年春朝鲜战争临近爆发),也可用于军事训练、评价和演习;以及用于引信与点火补充的空投试验。
装轻外壳和abee雷达引信的mk6批量储备日期暂定于1951年4月1日而装轻外壳和轻球体的mk6批量储备暂定于7月1日。如果空军在1951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