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增强电磁战场联合攻防协同作战能力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资料图:全天候电磁环境中对抗演练

盛夏季节,西安通信学院野外通信综合演练在秦岭脚下拉开帷幕。该院在演练中设置了一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课目,学员们在激烈对抗中经受了考验,信息化素养和联合作战意识明显增强。

增强电磁战场抗打击能力

演练伊始,参演部队就受到严峻的考验。师基指接命令赴指定地域开设通信枢纽。随着一根根天线升起,电波飞速传向导演部。此时,导演部第二个命令迅即传来:“敌”对你部实施强电磁干扰,命你部实施反干扰。

电台立刻陷入困境,通信参谋拿起电话,却发现电话也已“失声”。原来,不仅电磁空间受干扰,刚连通的有线线路也遭到破坏。一时间,通讯全无,联络中断。

时间就是生命,连通就是胜利。各电台车台长马上开始操作,转换波段,调整频率;外线班背起线圈快速巡线,力争尽快修复线路。经过紧张的战斗,部队终于在规定时间恢复了与导演部联络。

导演部导演告诉笔者,这个课目是复杂电磁条件下的情况处置,其中包括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场频率管理、通信枢纽“新三防”、无线电台遭“敌”干扰和冒充、通信防护和电子防御等内容。

讲评时,教员指出,参演部队“电磁抗干扰”能力较差,失去了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先机”。这样的评语无疑给学员强烈的震动。经过认真总结,学员们全身心投入随后的演练,主动防御意识明显增强,电磁战场“抗打击能力”逐渐提高。

开拓电磁战场攻防视界

演练进行到第三天,安排的课目是组织学员到兰州军区某部通信台站参观见学。

在部队某通信装备前,随着指挥员下达的口令,操作手各就各位,在电脑中输入相关参数,实现了与连指挥所的信息连通。随后,“蓝军”台长下达攻击命令,对周围所有波段的电波实施电磁干扰,威力很强,连笔者手中通信系统终端都失去信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红军”采取措施将各种电磁攻击化解于无形。目睹电磁攻防过程,学员们眼界大开。

部队某新型通信装备也深深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该装备内置接发天线,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手只需微调旋钮,轻敲键盘,系统便可整体联动。”部队技师的讲解,让学员感到好奇,纷纷在官兵指导下上岗一试身手。

近年来,该院与兰州军区、南京军区以及总参某通信总站签订了“联教、联训、联考、联研”协议,此次与兰州军区某通信部队进行联演联训正是协议中的重要内容。

培养电磁战场联合意识

对于通信综合演练,联合作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张博教员对笔者说:“此次演练设置了电磁对抗,多单位协作攻击防御,也是此次联合作战课目设置的重要内容。”

果然,精彩的一仗在拂晓打响。笔者所在的炮兵团遭遇“蓝军”袭扰。经过一番激战,“蓝军”无功而返,“红军”毫发无损。原来,“红军”两个作战单元采取联防,构筑了一道无形的铜墙铁壁,御敌于营门之外。

在导演部,演练副总导演康琦介绍说:“复杂电磁环境到处都是战场,一个通信枢纽不仅担负传输任务,还要承担协同通信以及多种通信手段的互联互通。”按照演练计划,导演部在演练中穿插设置了各枢纽建立协同通信的考核课目,还设置了机固结合的联通组织和电台转信、兼网等内容。

正是通过这样的联合,实现了枢纽与枢纽、台网与台网之间的联合通信,参演学员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意识明显增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