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蛾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

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

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

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的总称,因在广场上表演,故称“地台”。过去拉蛾和其它社火火一样都具有迎神赛会、驱瘟逐疫、消灾免难、祈求丰收的作用。现多在节日活动中作为娱乐节目表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