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秧歌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

韩城秧歌大多是一旦一丑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农村中广场上铺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泛,涉猎面很广。除了情绪性表演唱,还有九十多个剧目。

韩城秧歌的旦角多为男扮女装,称“包头”,穿传统戏曲的旦角服装,拿彩扇、手娟。丑角头戴毡帽(或草帽圈),鼻梁画豆腐块,似传统戏曲中的店小二打扮。开场时,多由丑角先登场唱段《四六曲》,说上一段快板,类似“自报家门”。再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同唱,进行演出。

韩城秧歌表演时无弦乐伴奏,全靠鼓、锣、铙、镲、马锣等打击乐烘托气氛。

韩城秧歌如舞蹈大都溶于表演过程中,以表现故事内容为主。旦角常用舞蹈动作有“圆场步”、“旦角步”、“鹞子翻身”等;丑角常用的有“丑角步”、“蛤蟆蹬腿”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