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5/A“火神”机炮吊舱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情况

该机炮吊舱由美国原通用电气公司、现洛克希德-马丁军械系统公司(Lockheed Martin Armament Systems),为战斗机和攻击机对地攻击提供与A-10攻击机相当的反坦克能力。1979年公布于众,称之为GEPOD30吊舱,内装30mm口径4管GE430机炮,系A-10攻击机安装的30mm口径7管GAU-8/A的改型。

到1980年年中,该吊舱先后在F-4、F-5、A-7上试飞成功,同年7月美国空军同该公司签定生产60套吊舱的合同,价值32.9百万美元,空军总共购买520套吊舱。该吊舱正式被命名为GPU-5/A,与之配套的机炮命名为GAU-13/A。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机炮吊舱由前、后整流罩和圆柱体组成。圆柱体壳体为铝制蜂窝结构,并有整块铝制加强板硬背,其上安装符合北约组织762mm标准吊耳间距的双吊耳,底部装有同机炮相连的转接支架,使得机炮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不像普通吊舱那样施加于吊舱结构,而是经由此转接器传递给飞机结构,从而提高了吊舱在机炮射击时的稳定性。

与之配用的GAU-13/A机炮装在吊舱圆柱体内,为满足吊舱的体积和重量要求,不仅在7管GAU-8/A机炮上拆掉3根炮管、而且进行了重新设计,其无链供弹系统的两个同轴螺旋弹箱,采用增强纤维材料制成,围绕机炮四周配置,处于吊舱蜂窝式铝制壳体与机炮之间,以充分利用吊舱内的空间、减小体积和重量。

其自主式气压传动装置,位于机炮后面,采用转速9000rds/min、功率26kW的双向涡轮,产生的气体存储在高压气瓶内。该气瓶由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气体压力为20700kPa,足够连射2个备弹量的弹药。射击时的弹壳不抛出吊舱,而经输壳道返回弹箱内,占据实弹进入炮膛后留下的空间。

每次射击之后,机炮自动退弹,使所有未击发的炮弹退出炮膛、返回炮箱,以保证机炮安全。这项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自动退弹技术,曾成功地应用在A-10攻击机固定安装的7管GAU-8/A机炮上。

吊舱前整流罩开有通孔,机炮射击时弹丸穿过该孔射出,射击时的火药气体则经由炮口制退器/燃气偏转器向下散出,以减小射击时的后座力和俯仰力矩。吊舱后整流罩内装有供维修和装弹用的器具。

JALW-ISSUE 19 下图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全长4300mm

直径610mm(不含吊耳时的高度)

总重862kg

空重621kg

电源直流28V/7.5A/210W

交流3相/115V/400Hz/300W

配用武器1门4管30mmGAU-13/A机炮

配用弹药炮弹重/备弹量948g/350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