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始文化的积淀,宗教文化的会聚,楚汉文化的结合,巴蜀文化的遗风,南北文化兼而有之,构成了陕西民俗文化动人的画卷,要开发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与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势在必行。陕西的民俗博物馆应展示富有陕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既要有民间艺术品的陈列,也要有活生生的民俗生活的再现。陕西的民俗旅游要以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以丰富的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民俗文化为内容,合理规划,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陕西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陕西是文物大省,同时也是旅游大省。陕西的旅游资源自然以文物为主,但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历史文化的旅游,还包括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旅游。从自然风光来看,五岳之一的华山以险著称,华清池以名取胜,楼观台、翠华山、南五台,也以各自不同的优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惟独民俗文化的旅游,我省起步较晚,开发不足(比如半坡民俗文化村的建立和秦王宫内的部分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所发挥的效益还不明显)。所以,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尽快建立起能反映我省民俗文化特征的民俗博物馆,确实势在必行。
一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世界各国掀起重新评估古老文化传统、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其中以兴建户外博物馆(即露天博物院、博物馆、民俗村、民族村)为代表的各种民族、民俗类博物馆尤其引人注目,成为世界民俗应用科学领域发展的新动向。欧洲20多个国家里,共有200所这样的博物馆,此外还有大量的以室内陈列室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艺术馆。
我省的民俗博物馆屈指可数(近年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和位于临潼的陕西民俗艺术馆),难道我们缺乏民俗旅游资源?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对民俗文化资源认识不够。
陕西位于我国中部,可分为陕南山地、关中平原、陕北高原三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三秦”更能形象地说明陕西的多地域文化特征,而这种多地域的文化特征必然带来不同的民俗文化类型。(1)陕南山地,即秦岭巴山之间,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也称秦巴山地,属稻作文化过渡地带,具有鲜明的长江文化的特点。除气候、物产具有南方稻作文化特点外,当地的某些风俗习惯、戏曲娱乐、宗教信仰与邻省人民极为相似。汉黄二调、花鼓、八岔、端公戏在陕南各县极为流行,田秧歌、哭嫁歌、孝歌异常丰富。这里既有楚文化的融合,又有巴蜀文化的浸润,古巴族的石祖崇拜在山间时有遗留。(2)关中平原,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始文化层十分深厚,又是周、秦、汉、唐以来典型的封建文化地带,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的汇聚之地。华县的皮影、户县的农民画、渭北的拴马桩以及尚待开发的集贤鼓乐等颇为引人注目。(3)陕北高原,包括榆林、延安两个地区,属北方草原文化过渡地带,是古代众多少数民族驰骋的疆场,有着汉、蒙、回等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北方少数民族的火崇拜和萨满教至今仍有遗留,同时其昂扬悠长的信天游、狂跳猛擂的腰鼓、祭神与自娱自乐为一体的野性颇足的秧歌、独具特色的转九曲和陕北剪纸等成为了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
如果我们把陕西的民族文化放到中国民俗文化这个大背景上去观照,便会发现,陕西的民俗文化仍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1)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具有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宗教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特点;(2)地理环境的自然差异形成了草原、麦粟、稻作文化三位一体、南北文化兼而有之的民俗文化特色;(3)宗教与民间游艺民俗高度发展,庙会文化与社火文化为其代表。以庙会文化为例,关于其来源一般认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遗留,如祭祀山神、土地、牛王、龙王、树神、狐仙等;(2)祖先崇拜的发展,如祭祀女娲、黄帝、炎帝、文王、周公等;(3)历史人物的神话,如有张良庙、关帝庙、武侯祠、城隍庙;(4)行业祖师的信仰,如供奉字圣仓颉、药王孙思邈等;(5)供奉道教神灵的道教道观,如楼观台、八仙庵等;(6)供奉佛教诸神的佛教寺院,如法门寺、大慈恩寺、广仁寺等。①以此为依托和内容的庙会文化在陕西有悠久的历史,以村社或村落为依托的社火文化同样在陕西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开发陕西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紧紧依据这些特点,分别建立起更多的有浓厚陕西地方风土气息的民俗博物馆才行。
陕西的民俗博物馆内应展示哪些富有陕西特色的民俗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民俗用具。陕西的民俗博物馆应展示陕西特色的民俗用具。在日本,民俗用具学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已形成共识。一些日本的民俗学家还专门来陕西关中寻找一些即将消失的民俗用具,如过去农妇在河边洗衣服时用的棒槌、旧时的铜锁等。作为陕西的民俗博物馆更应收藏展示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用具,包括过去农村使用的织布机、大马车、水车、石碾等等。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人,让老人怀旧,让年轻人好奇,让即将消失的民俗用具得到长久的保存。
二是民间艺术。陕西是民间艺术的大省,作为陕西的民俗博物馆应充分展示陕西的民间艺术,如陕北的剪纸、华县的皮影、渭北的拴马桩、户县的农民画,还有各种布制品、雕塑、面花、民间脸谱、门神年画、编织与麻绣艺术等,不仅要求必须是精品,而且要对种种民间艺术进行分类评介,让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使博物馆成为民间艺术的大观园,成为中外游客了解陕西民间文化的必到之地,同时也是陕西民间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的集散地和游人参与制作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是民俗生活的再现。民俗博物馆不仅要展示大量的民俗生活用具和民间艺术,而且要展现已经远离人们的活生生的往昔的民俗生活。比如古老造纸术的再现、木版年画的制作、水车的使用、陶艺的烧制、民间纺线车和织布机的操作等,使民俗生活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增强娱乐性和趣味性,使之成为大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大学生进行民俗教学、实习的基地。
值得肯定的是,我省几年前就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西安半坡的“华夏第一村”,依次走过石器作坊、骨器作坊和编制作坊,目睹了“先民们”不同的劳作、娱乐的情形后,使人对远古社会的生产和文化艺术有了一个鲜明直观的印象,很好地体现了黄河中游文化的悠久历史,体现了我省原始文化的深厚积淀。我省第一个民俗文化馆——洛川民俗馆从1988年起就开始筹建,已于1994年9月正式开馆,拥有8个展馆,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填补了我省民俗博物馆的空白,开馆仅一年,就接待了联合国考察团和许多国外的游客。位于小雁塔院内的西安民俗博物馆几年前也已初具规模,面积1千多平方米,经常开展活动,是当时我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民俗博物馆。还有作为旅游景点的秦王宫,也陈列和展现了不少反映关中民俗的内容,颇得游人好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民俗博物馆、民俗村的建立,还存在一个如何经营、如何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两个效益双丰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意识的深入,建立民俗博物馆更是成为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位于临潼的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以旅游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正试图将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做大做强。尤其是成立不久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起点高,底子厚,占地大,视野宽,所馆藏的我省民俗文化的器物、用具、文物的品种之多、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堪称省内第一。靠民间力量把民俗文化做到这个程度在全国也不多见。尽管如此,客观地讲,我省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民俗博物馆仍然不是很多,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文化大省,陕西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尽快开发、建设更多、更有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应成为开发陕西旅游资源和开拓新的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二
把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民俗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旅游业是经济产业,而旅游本身却是一种文化活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旅游业为依托和载体,挖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同样,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业,可以更好地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开发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从某点上讲是以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来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比如云南就是紧紧围绕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把旅游业与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民族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文化环境,使旅游业异军突起,成效显著,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8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00多亿元,为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次抽样调查得知,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物,认为是风光名胜、文物古迹的占30%,认为是民俗风情的占70%。他们固然对长城、兵马俑、桂林山水等很感兴趣,但更感兴趣的还是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数千年悠久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风俗,这是来华旅游者最向往的。从这个趋向来看,大力发展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十分必要。
陕西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决定了陕西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问题,并首次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属于文化产业这一范畴,可见,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必将成为今后旅游产业的后起之秀。
其实,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早在1995年就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1995年元旦这天,北京的中华民族园内鼓乐齐鸣,载歌载舞——“95中国民俗风情游”在这里隆重开幕。西安小雁塔内,沉睡八百年的古钟在子夜撞响,陕西民俗风情游也拉开了序幕。这是继成功举办“92中国山水风光游”、“93中国文物古迹游”之后,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又一全年性大型活动,旨在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面对民俗风情旅游这么一个新鲜而日益热门起来的话题,当时各地的旅游和文物、文化部门早已行动起来,摸索着开发前景广阔的民俗文化旅游了。
全国最早的民俗风情旅游开始于1981年,山东省安丘县石家村以“同吃同住同劳动”而吸引了境外游客,成为全国第一个民俗旅游村。接着,“民俗村”便逐渐“火”了起来,尤其是前几年,全国的民俗旅游村已达数百个。今天看来,这些民俗村良莠不齐,经营情况各异,但都推动了当地民俗旅游的开发,其中仍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湖南省龙山火岩洞风景区管理处在开发溶洞景观的同时,利用景区为土家族聚居的优势,推出了古朴雄奇的土家民俗风情旅游。特别是云南在昆明开发了占地2000多亩的民俗文化村,展现了红土地上26个民族的乡情习俗和文化艺术,傣家的竹楼和孔雀舞、彝族的竹竿舞和敬酒歌,使人流连忘返。还有著名的深圳民俗文化村等等,这些定位准确、内容不同或相似的民俗文化村的建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民俗风情旅游为何在旅游业中如此看好呢?据旅游报刊报道,一个美国摄影团游览故宫,镜头所向之处,除了庄严雄伟的古建筑群本身,50%的胶卷都用在了拍摄游览故宫的男男女女。应邀来华拍摄旅游片的欧洲一家电视台摄制组,在上海曹杨新村拍摄一个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男女主人骑自行车下班回家,进厨房准备晚餐,三代人同桌吃饭,主人夹菜送向老母亲的碗中,老人慈祥地给孙子喂饭。摄影机摄入了全过程。节目主持人说,这是最能打动他们观众的镜头。
我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前二者历史悠久,但民俗风情旅游却后来者居上。为此国家早在1995年就为民俗风情游安排的主要活动有“北方风情卷”、“中原民俗画廊”、“大漠丝路情怀”、“江南水乡风物”、“西南民族风情”、“一江两湖游”、“南国风景窗”等大的民俗旅游项目。
民俗文化资源是当代国际上最热门的传统文化领域,是存在于民间的活化石,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我省作为文化大省,自然民风古老,人文荟萃,如何在开发好我省历史文化旅游的同时,尽快开发我省的民俗旅游资源一直是一些有识之士思考的话题。从我们西安来看,西安有3100多年的城建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2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这给西安留下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还有大量的碑刻、典籍、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文化遗存。这些历史遗产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财富,形成了西安厚实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其中所蕴含的民俗资源丰富多彩。尤其以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10多条旅游热线及11个不同文化内涵和风格的旅游区,构成了以古文化观赏为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辉映的旅游格局。西安接待境内外游客的速度逐年增长,据2002年统计,全年接待境外旅游74.1万人次,创汇3.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1910万人次,收入131亿元;旅游收入占西安市CDP比重15.6%,旅游业无疑已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
在西安,最早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似乎是曲江池的寒窑风景区。尽管那时的民俗开发意识还不十分强,只限于挖几孔窑洞,摆了几件农家的桌凳,但由此而吸引来的游人确是数不胜数,因为大家都想目睹一下当年王宝钏的生活场景,吃上一碗别具特色的荠荠菜饺子。
几年前兴建的书院门作为古文化一条街现已在全国小有名气。在半坡博物馆旁建立的“华夏第一村”,用生动的形象再现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劳动、祭祀等一系列社会民俗活动,以粗犷古朴的原始风情和文化魅力取胜,与以文物和遗址著称的半坡博物馆相映成辉,增添了旅游的情趣。还有北院门古文化一条街,与鼓楼、化觉巷文物一条街、清真大寺、回民小吃街等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回族风情民俗游。从现在情况看,前来回坊品尝小吃、参观清真寺、购买旅游纪念品的中外游人已有逐年增多之势。
值得一提的最新消息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于2003年1月25日发布的春节黄金周第一号旅游信息预报显示,民俗旅游将在羊年春节唱“主角”。届时,北京市第十七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将上演现代的《清明上河图》,表现出中国狂欢节的火爆;在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北京民俗街”白云观庙会,可以体验“骑驴逛庙会”等富有浓郁京味特色的民俗活动;厂甸民俗文化庙会也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反映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在千年胜迹雷峰塔重建后的第一个农历大年初一,浙江杭州市将举办一系列承续历史文化底蕴、洋溢吉祥欢乐气氛的民俗活动,包括焚香献花贺新年、瞻仰佛螺髻发舍利塔、雷峰新塔亮千灯、登塔顶迎新祈福等。云南昆明市民族村内举行各民族酒文化、茶文化展示,同时还安排了彝族婚俗展示、拉祜族婚俗、傣族婚俗、藏族“藏历新年”、哈尼族“苦扎扎节”、佤族“新米节”、摩梭人“转山节”、彝族“插花节”、拉祜族“扩塔节”、壮族“三月三对歌会”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此外,江苏苏州水乡周庄民间迎春活动、古镇同里民间艺术表演大会、常熟沙家浜民俗节庆活动将格外引人注目;四川成都市广场文化活动周、市郊都江堰古堰景区的“羊年祈福,古堰踏青”、邛崃市“花灯大拜年”、双流黄龙溪古镇烧火龙等都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旅游者和广大市民的需求;广西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的民族歌舞、苗族神功上刀山、侗家油茶等活动会让人们感受到民族风情的魅力;山东曲阜重点推出孔子家乡修学旅游等活动。陕西省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在西安的大兴善寺举行大型灯展和春节游园活动。可见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年夜饭”。
陕西作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大省,是否可以规划出几条民俗旅游的热线?在此,笔者以西安开展宗教民俗文化旅游为例加以说明。西安是国内外少有的宗教文化名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均有名传中外的寺院。(1)佛教。西安不同宗派的佛教寺院众多,大雁塔的大慈恩寺是玄奘创建佛教唯识宗的圣地,是佛教三大译经场之一;小雁塔是唐时的皇家寺院,是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地,也是长安有名的三大译经地之一;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圣地,是当时长安佛教译经的中心;青龙寺是日本佛教密宗的发祥地,是中日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寺庙;广仁寺是我省惟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2)道教。周至的楼观台是道教鼻祖老子昔日讲经的地方;八仙庵是市内惟一的一座道教宫观,属于全真教道派。(3)伊斯兰教。西安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是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培养中国伊斯兰教人才的摇篮,享有盛名的伊斯兰经学大师、经堂教育创始人胡登洲巴巴的坟墓就位于西安北郊渭河边上的咸阳塬上。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创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文化含量最丰富、最具中国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政府命名的西安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大学习巷清真寺是我省创建年代最早的清真寺,郑和下西洋时曾专门来此聘请过精通锡兰语(即今天的斯里兰卡语)和阿拉伯语的哈三阿訇,目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回民区的其他十几座清真寺也历史悠久,各有风格,如小皮院清真寺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恩来、白崇禧等政界要员也曾光顾。
根据西安的宗教民俗文化特点和著名景点的分布,基本可以规划以下几条包含有民俗文化(包括宗教民俗文化)内容的旅游线路:(1)城南曲江风景区旅游线: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秦王宫——曲江池遗址——寒窑——植物园——青龙寺。(2)城西南旅游线:小雁塔和民俗博物馆——大兴善寺——木塔寺——秦阿房宫遗址和仿秦阿房宫。(3)城东旅游线:八仙庵——兴庆公园——半坡遗址博物馆和半坡民俗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4)市中心南门旅游线:湘子庙街(德福巷)——南门明城墙——宝庆寺塔——书院门明清一条街与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卧龙寺。(5)市中心西门(回民区)旅游线:钟楼——鼓楼——北院门仿古一条街(回民区)——回民小吃街——仿古工艺品一条街(回民区)——明清民居(回民区)——化觉巷清真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城隍庙——西五台——胡登洲巴巴墓园(咸阳塬上)。
我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当前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总结云南、山西等地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充分认识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发展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物质资源开发同样重要的观念,统筹兼顾,实现两种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二是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牢固树立民俗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地制定民俗文化开发的总体规划,把保护、管理和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防止盲目的、粗放的开发,破坏民俗文化的内涵;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生造出没有任何价值和生命力的“假民俗”、“伪民俗”。三是要通过市场拓展文化资源开发的空间。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多渠道投资的机制,吸纳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提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民俗旅游作为新兴的高层次文化旅游,已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民俗风情异彩纷呈。西安作为13朝古都,除了文物资源甲天下外,民俗文化方面可供挖掘的东西同样很多。相信刚刚成立不久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会以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院为目标,围绕我省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新的民俗旅游项目,为陕西的旅游业锦上添花。
注释:
①详见宁锐先生的《三秦民俗文化漫谈》一文,见陕西旅游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陕西民间文艺论集》(甑亮选编)。
(作者简介:李健彪,男,回族,1967年9月出生,西安市人,现为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调研处副处长、《西安宣传》编辑部副主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西北民族学院特约研究员,著作有《执著岁月——回族史与伊斯兰文化》、《画坛怪杰郑板桥》等数种,发表各种论文和文章上百篇,约150万字,曾获国家级大奖“山花奖”和省、市各种评奖40余次,其中获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次、市级“五个一工程”奖2次。被授予“陕西省跨世纪优秀青年文艺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青年德艺双馨会员”、“西安市民族团结与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李健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