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经济的形势下,兴起了寻根热潮,陕西的杜陵(今西安雁塔区曲江三兆村南)就是海内外杜姓人的寻根地之一。杜姓宗族在今西安长安区形成后,逐渐播迁于全国各地,形成支裔族,出现了许多名人学士,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杜姓人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华侨中也有杜姓人,共约97万。但杜姓是如何形成、播迁的?出现过哪些名人?有哪些贡献?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杜姓的源流与本姓祖先的形成
1.夏朝的唐氏国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由大夏之墟(今山西夏县)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更“帝”名为“王”。夏王禹在封立先帝后裔为国时,封帝尧的后裔于唐(今山西翼城西25里故唐城),称唐或唐氏国;封尧的另支裔于留(今河南开封市东),称留(刘)国或留(刘)氏国。留国之君和民后多姓刘。唐国传到夏王孔甲时渐衰落,为孔甲驯养龙的豢龙氏绝传,便召曾向豢龙氏学过养龙的刘累(刘国人,尧的后裔)入朝(时夏朝的王都在斟郡,今河南偃师市二里头),为孔甲王驯养龙。他养龙有功功,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后来,雌龙死,刘累取其肉做汤献于孔甲,夏王食后深感龙肉味养,大加称赞。孔甲令刘累再寻找一条雌龙,与雄龙一起喂养。刘累知道根本找不到雌龙,惧诛而偷跑到嵩山,又逃入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不久,孔甲去世,不再追查此事。夏王帝皋继位后,念刘累驯养龙的功劳,封其为刘国(今鲁山)国君。
此国在夏末亲近汤的商国。夏王少康时,还封颛顼高阳氏的后裔豕韦氏(以善于养猪和用猪皮做大鼓著名,直接祖先是大彭)为方国,称豕韦国或韦国(邑城在今河南滑县妹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少康之世,封其(指大彭)别孙元哲于豕韦,其地滑城是也。”豕韦国与夏朝关系密切。
2.商朝时的唐国
商王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后,初都于西亳(今河南偃师市二里头)。商王汤灭亲近夏的韦国,迁亲近自己的刘国后裔于豕韦,遂成为刘姓的豕韦或称(韦)国。商王武丁时国力强盛,又有60多个王子。他的都城在殷墟(今河南安阳),不愿使外姓诸侯国在都城近郊,遂封其子于豕韦,将刘贡的政权及贵族等迁封于“大夏之墟”(今山西夏县),改称唐国。为了相区别,当时称帝尧后裔在故唐城(今山西翼城)之国为南唐,称北部的尧后裔之唐国(今山西太原)为北唐,称刘贡的唐国为西唐。南唐后被西唐所并,合称为唐国,以故唐城(今山西翼城)为都,并恢复祖先帝尧的姬姓或祁姓。
3.周成王迁唐侯于杜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没有几年周武王就病逝了,由年少的周成王继位,叔父周公旦摄王行政,引起管、蔡、霍等三叔的猜忌和不满,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国在今河南淇县)乘机勾结“三叔”及商的故亲近国叛乱(唐侯虽未出兵,但暗中支持叛乱)。周公旦为维护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奏报成王后率大军东征,平定了叛乱,唐侯国也遭到了打击。周成王欲封弟姬虞于唐国,加强对汾水流域的统治,便下诏将唐侯姬晖国西迁于镐京东南,以便于监视。姬晖感谢成王不杀之恩,带领官员、贵族等离开故唐城,西迁于杜,更名为杜国。因姬晖是唐尧的后裔,又居于杜地,称杜国,故时人又称其为“唐杜氏”。《国语?晋语》曰:“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汉书?高祖本纪》司马迁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颜师古注云:“唐、杜,二国名。殷末,豕韦氏徙于唐。周成王灭唐,迁至于杜,为杜伯。”可见由唐迁于杜者是唐尧后裔刘累的子孙。
4.杜国亡后始有杜姓
杜伯国在周王室的恩宠下,长治久安,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日益强盛,引起王室不安。至周宣王时,杜伯入朝任大夫,忠心保社稷,正直敢言。一次朝会上大夫杜伯上奏,劝宣王少征战,少游猎,勤于政务。宣王怒(实是猜忌杜伯国日强),将杜伯处死。《墨子?明鬼下》记载:“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三年后,杜伯(指杜伯被杀后继位的国君)接周王旨,王要到杜国游猎,杜伯表示热烈欢迎,隆重准备,使者回镐京奏报,宣王十分高兴。杜伯在王室使者走后,却秘密使壮士化妆为已被杀的杜伯,穿红衣,戴红帽,埋伏于隐蔽地方(道路左侧)。周宣王兴高采烈地带从人入杜国游猎,杜伯带文武官员隆重迎接,宣王根本未料到会出什么意外事情。当周王毫无戒备地沿道路向有野兽的地方行进时,杜国预先埋伏好的壮士从暗处以箭连射,射中宣王脊梁,受伤落马。护从急救起宣王,又追捕凶手。壮士知难活命,高声怒吼说:“我是杜伯冤魂附身,杀宣王为杜伯报仇!”言毕而-。另一说是冤死杜伯化成厉鬼射死周宣王。
宣王被杜伯国壮士射杀,周王室自然要兴师问罪,便灭了杜伯国,杀其国君及有牵连的大臣。杜国民众有的留居,有的散亡于他地。杜伯的子孙还有逃入鲁国等地者,留居故地者以国名为杜姓。
5.杜姓人的本族祖先
周末至春秋初的杜姓人已难确考,从留下的地名看,以陕西较多,如今西安东南的杜城,长安区东南的杜曲、杜陵,麟游县西50里招贤镇附近的杜阳山,山北的杜阳谷、杜水,咸阳市的杜邮亭,渭南市东北的杜原,佳县的杜家沟、杜家庄等。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也有以杜为名的地名、山名、水名、村名等。《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记载:鲁国人杜泄,鲁昭公时为叔孙氏家臣。叔孙豹去世后,杜泄不顾季孙氏的反对,以周王赏赐的辂车随葬,尽按卿礼。季氏怒,废中军,杜泄知是削弱叔孙氏的势力,十分气愤,将策书撕碎扔在地上,率家臣和士人哭葬叔孙豹。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杜泄惧被季平子所诛,便逃到了楚国(今湖北江陵),投靠了楚灵王。
唐代官修谱牒中就将杜泄列为杜姓人的本姓始祖。宋代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2418页)明确地说:“杜氏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改封唐氏子孙于杜城,京兆杜陵县是也。杜伯人为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之国,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泄,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杜泄逃走后,鲁国还有其家人或同宗杜姓人留居。杜绰生在楚都郢(今江陵),成年后任楚国大夫,亦可间接说明杜泄投靠楚灵王后,仍在楚王室做官,时为楚昭王时期(公元前515-前489年)。
6.杜泄家族的迁徙和杜姓宗族的形成
杜姓祖先杜泄因春秋末期在鲁国做官,故被文献记录了下来,被天下杜姓人尊为始祖。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所谓“天下杜姓是一家”的含义,与“天下华人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一样,是个总体概念。就杜伯国亡后的遗民说,起码也在千户以上,除留居故地者外,迁往他地者也不只在晋与鲁。这些未见经传的杜姓平民家庭在血缘关系上与杜泄并无什么联系,他们之所以认祖先为杜泄,一是杜泄因做官史载较早,且世系清楚;二是杜泄家庭旺盛,支系繁多,迁布地甚广,与杜泄有血统关系;三是各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平民杜姓人,不知自己的先人是谁,便归宗于杜泄或他的后世子孙。这就是各地杜姓家谱中有许多世系和不同祖先的根本原因,也是杜泄成为始祖的根本原因。
楚国从西周末年后,就陆续有杜姓人徙入,而杜泄家的迁入,更是在政府中有了一席之位。他的儿子杜绰,在楚国累升迁至大夫,绰有子杜段,袭父爵,仍为楚国朝官。由于郢地杜泄家庭地位日高,楚地的杜姓人便尊奉他为祖先。战国时期的秦国日益强大,不断与楚国发生战争,段之子杜赫又归依了秦国,楚地依然有杜姓人留居。
二、杜赫家族的迁徙及京兆杜姓的形成
(一)秦国大将军杜赫封邑于南阳
杜赫归依秦国后,以官宦世家子弟从军任小官。他富有军事才能,作战勇敢,不断立功升迁,累迁官至秦国大将军,被秦王封食邑地于南阳衍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世人又称其为杜衍。中原地区的杜姓人,以及相邻的晋地、冀地之杜姓人,以其为荣耀,攀亲依附,认其为祖,崇祀杜泄。
1.杜赫子孙的业绩
杜赫的儿子较多(有的在杜衍,有的迁居今河南濮阳等地),入秦国做官者有杜挚、杜秉。杜挚在秦孝公(公元前361—前338年)时为朝官,与甘龙反对商鞅变法,曾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利器”(《史记?秦本纪》)之说。孝公未采纳他们的意见,积极支持商鞅变法。杜秉在秦国末年及秦朝时任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后归依西汉。杜挚的儿子们则居于咸阳,后代也归依于西汉。
至西汉初期比较有名者还有杜得臣,南阳人,秦末跟随刘邦起兵于胡陵,以战功任中郎将。楚汉战争中,他迎左丞相军攻击项羽楚军有功,封为棘阳侯(今河南南阳之南)。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杜得臣病逝。从其年龄看,应为杜秉的弟弟。
(二)杜赫孙辈的业绩
1.杜周迁居茂陵
杜秉之子杜札,自幼聪明好学,甚有才干,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时任南阳(治所在今南阳,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县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太守。他的兄弟,名字不详。杜得臣的儿子,名字亦不详。这个家族人口兴旺,裔支在河南的迁居地较多。
3.杜赫的后裔迁居茂陵
杜赫的曾孙较多,除南阳宗支外,还有迁居魏郡(今河北临漳,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地)的。咸阳的后裔,也有较大的迁徙和发展。衍邑杜赫的后裔至杜札时已成为豪族,至杜周时被汉武帝迁于国都长安近郊的茂陵邑(今陕西兴平市南位乡策村)。
杜札有子名周,汉武帝时任御史大夫。司马迁将他列为“酷吏”,电视剧《司马迁》也将他写为反面人物。杜周熟悉法律,生于武将、文臣的官宦家庭,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拜师或入学读书,博通经史,精通刑律,又有父辈同僚的提携,所以他入仕较早,由小吏逐渐为朝臣。他迁往茂陵是任御史大夫后的事情,青少年时还是“杜衍”地的官僚家族。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有杜周的传记。《汉书?杜周传》记载:“杜周,南阳杜衍人子也。”他年长时,父亲去世,义纵任南阳太守,执法严厉。义纵聘杜周为府吏,执法严酷。义纵欣赏杜周,举荐给廷尉张汤,入长安任廷尉使。边境少数民族多侵犯,吏府的人口、武器、财物多被抢掠。张汤让杜周去查办镇压不力的官员,处死者甚多。武帝认为其有才干,迁升杜周为御史中丞。后来,杜周又迁任廷尉,多兴大狱,醋杀官吏,二千石俸禄的大官被其处死者百余人,狱中的犯人多达十余万,小官及民死者甚多,民怨沸腾。武帝为平民愤,罢杜周廷尉职。未几,武帝又任杜周为执金吾。他又捕杀大臣桑弘羊、卫皇后家人,武帝“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位至“三公”。他的长子延寿、次子延考,均拜为郡太守,执法严酷,许多无辜官吏被他们父子害死或流放,“家资累巨万”。这是汉武帝屠杀大臣的思想所致(担心大臣在他驾崩后新帝年少而篡权),不能完全归罪于他们父子三人。
2.杜延年迁居杜陵
杜周去世后,葬在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大王村一带)。他的长子延寿、次子延考两家均留居茂陵。他的少子杜延年,通经史,明律令,但性格谦和,执法严明、公允,反对滥杀无辜,受到朝野人士称赞。延年政绩突出,累迁官至御史大夫,封爵为建平侯。汉宣帝流落民间时常栖于古杜伯国(即秦武公设的杜县)故地,为帝后在修陵时,便选址在杜县地,陵邑也置于这里。其地在杜县县城东21里的“东原”上,即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南边。它南起今长安区大兆乡东伍村、甘塞村,北至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马腾空村,西至三兆村西,东至浐河西,陵墓在鸿固原最高处。风景秀丽,地势开阔,南对终南山,北对长安城,东望白鹿原,西望宜春苑,杜延年家就迁居于这里(宣帝将杜县改为杜陵县,将杜县城改为下杜)。
3.杜周子孙的业绩
①杜延寿、杜延考的儿子们仍居于茂陵或返回南阳为祖辈守祠,后形成这两地的杜姓人。杜延年有六个儿子:杜缓、杜继、杜他、杜钦、杜绪、杜熊。
杜缓。他在汉宣帝本始年间(公元前113—前110年)以校尉职从中郎将赵充国北击匈奴有功,返回后升任谏议大夫。之后,他又升任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都尉,再升任雁门(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太守。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他袭父爵为建平侯,升任为太常。汉元帝初元年间(公元前48—前44年),谷价高昂,百姓流离,经济困难,至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西羌反叛,政府经费困难,杜缓先后捐军用财费达数百万钱。后来,他犯法被免官,仍以列侯参政,至汉成帝时病逝。
杜钦。自幼喜爱读经书,字子夏,成年后以才干闻名京师,但一目盲,不入仕。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大将军王凤以外戚辅政,赏识杜钦的才能,举荐他为武库令。汉成帝沉溺于酒色,朝政荒疏。杜钦曾上书谏帝说:“陛下要‘正后妾’抑女宠,防奢侈,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帝纳其言。后来,他以眼疾辞官,未几,大将军王凤又任他为府吏,对其十分尊重,国家大计,多出于杜钦之谋。王凤去世后,他游历天下,不再做官,以寿终,在六个兄弟中,他的名声最大。
杜熊。他做过五郡太守,三州刺史,官秩二千石,以善于吏治著名。
延年的其他三子均为官,家中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多达十余人。这六个家庭构成了杜陵延年的大家族。
②杜周第四代孙的业绩
杜缓之子杜业,自幼聪明好学,成年后以才干著名。他以列侯子入仕,任太常,刚直不阿,处事有主见。汉元帝晚年,他和宰相翟方进、卫尉(定陵侯)淳于长意见不合,被免官。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复拜杜业为太常。他依然同宦官、外戚作斗争,被压制而不得升官,气愤而逝。
杜熊之子少卿,官至荆州(汉代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东北)刺史。
③杜周第五代孙的业绩
杜业的儿子不详。少卿之子杜穰,字子饶,任谏议大夫。
④杜周第六代孙的业绩
杜穰之子杜敦,字仲信,官至西河(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太守;次子杜笃。业的孙子杜操,字伯度,避曹操讳改名杜度,汉章帝时期(76—88年)任齐相。他的草书与崔瑷齐名,号称“崔杜”;杜翕之子杜契,字广平,投靠东吴的孙策。三国时期,他离开建业(今江苏南京)入蜀学道,隐居不做官。
4.咸阳与茂陵杜姓人的发展
①秦孝公时咸阳杜挚的后裔
秦都咸阳杜挚(赫子)家族,战国晚期至秦朝时,世系不明,至西汉初,有其后裔杜樨,迁居霸陵。他的儿子杜较,均居霸陵(今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杨家屹塔村)。杜较的长子杜苍,字君敖,以游侠名闻州郡,不做官,有父亲的谦让退隐之风。其后裔有杜信,西汉时从淳于意学医术。杜信的后裔有杜勋,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随陈汤出使西域。陈汤和他伪造诏书发兵攻匈奴郅支单于,时任宁中侯假丞的杜勋,斩单于首,返朝后,元帝没问罪,也未赏赐。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辅政,追封已去世的杜勋为狄侯。杜勋叔伯弟杜季雅,是汉成帝(公元前32—前7年)时的大侠,闻东部督邮侯文欲捕杀自己,便回到霸陵家中,在舍内后墙开门,自种田地为生,闭门不出,不再犯法,直至寿终。
②茂陵杜延寿与杜延考的后裔
他们的后裔至东汉初有杜保,汉光武帝时任越骑司马,豪侠仗义,字季良。马援曾告诫侄儿,做官勿学杜季良,以免得罪人。杜保爱抱打不平,得罪不少人,后为仇家陷害,被免官。东汉末有其后裔杜禀,任中郎将,得罪董卓部将李傕的谋士贾诩。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他助马腾攻李傕,兵败被杀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三)魏郡杜邺的祖辈迁居茂陵
杜赫的少子杜秉,自成一支。他的别子又自成体系,不断繁衍,又分出不少支系。其中的一支迁入魏郡繁(此处读婆)阳(今河南内黄县东北),以其家地位高,西周末年后由杜伯国故地徙入的杜姓人家,依附归宗,尊其为祖先。至汉高后时,繁阳的杜赫裔子孙家已成为地方豪族。汉武帝时,其家以“豪族”被迁于国都长安附近的茂陵,与同祖杜周的家庭相互为邻居。
1.侍御史杜邺
杜邺的父亲(名字和业绩不详)去世较早,母亲是杜陵高官张敞的女儿,家世荣贵。他的舅父张吉博通经史,家中藏书较多,母亲又不幸去世后,杜邺由舅父张吉养育。吉对年少无父母的外甥杜邺十分喜爱,视若亲子,精心教养,教其读书。杜邺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年20岁时已将舅父的藏书读尽,成为闻名长安的青年士人。杜周有个孙子杜钦,和杜邺年龄一样大,又同字为“子夏”,关系较好,常在一起读书,成年后,两人的才华也并驾齐驱,杜姓大家族父老兄弟都很看重他们。同代的京兆士人,也很喜欢他们。《汉书?杜周传附杜钦传》说:“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才能知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钦一只眼看不见)见诋(被轻视之义),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杜钦一生辞官不做,以上策、诗文名扬天下。杜邺虽才学出众,但走的是仕途,名声却不如杜钦播远。邺以举孝廉任郎官,与关系亲密的车骑将军王音、成都侯王商兄弟论政事,得到赏识。王商任大司马卫将军后,荐任杜邺为侍御史。汉哀帝即位后(公元前6年),任杜邺为凉州(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刺史,为政端平。后来,他因病辞职归长安宅第休养,仍向哀帝上书,关心国家大事,不久就去世了。其子杜林,博学多才。
2.大司空杜林
《后汉书?杜林传》说:“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他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父亲杜邺,东汉末曾任凉州刺史。林少好学沉静,家既多书,又外氏(指其外祖父张敞家)张竦(张敞孙)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指博学而又言行按经学礼仪的士人)。他后来任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吏,王莽末年,-混乱,辞官归家。农民军处死王莽后,杜林与弟、同郡人范俊和孟冀等避乱,赴河西去投靠同郡将军隗嚣,路上碰到农民军,带的钱物被抢,又欲杀他们。杜林向农民军将领陈说实情,四人才得以释放。他们到隗嚣处后,受到热情欢迎,并拜官给厚禄。杜林重节操,辞谢官职。之后,他以病辞归,还俸禄,隗嚣不允。杜林恳辞,嚣怒,囚禁杜林迫其任官。杜林一心东归投靠汉光武帝刘秀,终不受官,且力劝嚣归服光武帝,不听。杜成病故,杜林请求送弟灵柩回茂陵,嚣允。杜林护弟灵柩上路后,隗嚣又悔,派刺客追杀,刺客杨贤见杜林亲自推车行走,穿白孝衣哭弟,不忍刺杀,遂逃亡。汉光武帝素闻杜林学识渊博,气节高,不做王莽、隗嚣的封官,遂派使者至茂陵,请杜林入朝任侍御史。光武帝召见杜林,言谈得体,赏车马衣服,以示敬重,京师士大夫以为荣。名儒郑兴、卫宏对杜林的才学十分仰慕。卫宏的门徒徐巡,又拜杜林为师受业,古文经学由此日盛,光武帝进拜杜林为光禄卿。太子刘强让位于弟后封为东海王,光武帝召拜杜林为刘强的师傅,未几,又任杜林为少府。建武二十二年(46年),杜林任大司空,位至“三公”。杜林“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二十三年(47年),杜林病亡,光武帝亲自为其送葬。
林之子杜乔,初任郎官,后升任丹水(今陕西商县)长。
三、京兆杜姓人的兴盛与迁徙
汉代时,杜姓的宗族在京兆的杜陵、茂陵已基本形成。虽然说在其他地区的杜赫后裔也有发展和迁徙,但从总的情况看,还是以京兆为大本营而向四方迁布的,并逐渐再由迁居地而向外国迁徙。
陕西地区的杜姓,是以杜陵、茂陵杜赫后裔为中心而逐渐发展中迁布于各地区的。历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京兆郡的杜姓人与其他姓人一样,向外迁徙避难,之后有的杜姓人返回京兆,至唐代达到鼎盛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了数支杜姓荣耀家族,五代以后随着国都的东移,陕西地区的杜姓复渐衰落。
1.唐朝时期京兆杜姓的兴盛
①杜淹官宦世家
杜陵人延年的后裔杜崇,字伯括,官至东汉司空掾。他有子杜畿,官至三国曹魏政权的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守,封为丰乐侯。畿的长子杜恕,字伯务,官至魏、晋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太守、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刺史。恕有子杜预,字元凯,任西晋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迁任征南将军,封为当阳侯(今湖北当阳)。预的长子杜锡,字世嘏,官至晋尚书左丞,二子杜耽,少子杜尹。杜锡的子孙失载,第四代孙名叫悊。悊有子杜楚、杜秀。秀有子杜果、杜皎。皎有子杜徽(字晔),任隋朝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长史,封为丰乡(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侯。徽的长子杜吒,任隋朝昌州司马,次子杜淹字知礼,唐太宗时任宰相。
吒有子杜如晦,字克明,唐太宗时任宰相,次子杜楚客,任工部尚书。如晦之子杜构,任慈州(今属浙江慈溪)刺史,次子杜荷,拜驸马都尉,封襄阳公。
淹的长子杜敬爱,事迹不详,二子杜敬同,任中书舍人,封东阳公,小儿子杜爱同,任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刺史。敬同之子杜从则任工部侍郎,从则有三个儿子:长子杜自远,次子杜昌远,小儿子杜志远。自远之子杜繁,昌远之子杜倚任左卫将军,志远的长子杜俾任易州刺史,次子杜儋。繁的长子杜佐任大理正,次子杜蔚。佐的长子杜元颖,唐穆宗时任宰相,次子杜元绛,任太子宾客。元颖之子不详,长孙杜审礼任京兆少尹,次孙杜敏求,少孙杜延雍;元绛之子不详,孙子杜审权字殷衡,相继任唐宣宗、懿宗的宰相。审权的长子杜让能,相继在唐懿宗、唐昭宗时任宰相,次子杜彦林任中书舍人,三子杜弘徽任吏部尚书,小儿子杜用砺。让能之子杜光义事迹不详,次子杜晓,任膳部郎中、翰林学士,五代时任前蜀宰相。这个家族共出了6位宰相,地位荣贵,人口兴旺。
②杜瑶大家族
《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记载:“京兆杜氏,汉建平侯年二世孙文、瑶,与义兴公杲同房。”杜瑶任隋朝复州刺史。其子杜玄道,任唐朝左千牛。玄道之子杜含章,任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司法参军。含章的长子杜绎,任秀容(今山西忻县)令,次子杜绾,任京兆府司录参军。杜绎的长子杜孟寅,官至侍御史,二子杜亚,字少功,任检校礼部尚书,三子杜麟,任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士曹参军,小儿子杜平,任太子舍人;杜绾的长子杜黄裳,字遵素,唐宪宗时任宰相。黄裳的长子杜胜,字斌卿,任天平军节度使,次子杜载。杜胜之子杜庭坚,字辅尧,任卫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刺史。这个家族也是官宦世家,出宰相一人。
③杜尹大家族
杜陵迁于襄阳(今湖北襄樊)的杜尹(杜预的小儿子),传至7代孙杜祖悦、杜颙时,归依北周,返回杜陵(今陕西西安雁塔区曲江三兆村南)。杜颙字思颜,任后周雍州(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刺史,封为安平公。他的长子杜景仲,任北周富州(治所在今陕西富县)刺史,次子杜景秀在北周渭州(治所在今甘肃陇西东南)刺史,封为思宁公,小儿子杜景恭任北周廓州(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南)刺史,封康城公。景仲之子杜整;景秀长子杜懿,任隋殿内监,封为甘棠公,次子杜逊任柏仁令;景恭之子杜德裕,任隋幽州(治所在北京城西南)刺史、殿中少监,封为安众公。整的长子杜孝彝,次子杜孝奖任唐抚州(今属江西)刺史,小儿子杜孝弇;懿有三个儿子:杜乾播、杜乾佑、杜乾祚;逊的儿子杜淹;德裕之子杜敬则,任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崃东南)司马。孝彝有子杜琰,任左金吾将军;乾播之子杜崇胤,任成州(治所在今甘肃成县)刺史;乾佑之子杜续,任主客郎中;淹的长子杜行敏,任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长史,封为南阳襄公,二子杜行毓任郊社令,小儿子杜行则任游击将军;敬则的长子杜元同,任万年县尉,次子杜元志,任考功郎中,出任杭州(今属浙江)刺史;小儿子杜元振。崇胤之子杜正义;续之子杜知让任明堂令,次子杜知谦任邢州(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市)刺史;行敏的长子杜崇宪,任益州(今成都)司仓参军,次子杜崇胤,历任宫尹丞、右司员外郎,授予丽正殿学士;元同之子杜彦先任率更令;元志之子杜逢时,二子杜暐任殿中侍御史,三子杜孝辅任大理寺丞,四子杜参谟任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司仓参军,五子杜峤任监察御史;元振有子杜凉、杜诚。孝彝4代孙杜惟慎,任监察御史;正义之子杜望之,任溱州刺史;知让的长子杜虑,次子杜惠任高陵令,少子杜操任殿中侍御史;崇殻的长子杜希奭任右千牛,二子杜希望,历任河西(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陇右(治所在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太仆卿,封襄阳县男;逢时之子杜伯卿;暐之子杜继,二子杜信(字立言),相继任刑部员外郎、杭州刺史,三子杜礼,四子杜佐,五子杜梅;孝辅长子杜虔任大理司直,二子杜兴,三子杜贤,四子杜应,五子杜鸾,六子杜清任检校员外郎;参谟的长子杜寅任京兆司法曹参军,次子杜伦,历任水部郎中、澧州(治所在今湖南澧县)刺史。望之之子杜正心;虑之子杜随任果州刺史;惠的儿子杜济,历任给事中、京兆尹;操之子杜谦;希望的长子杜信任太子宾客,二子杜位,历任考功郎中,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刺史,三子杜佋,历任詹事司直、金城(今甘肃兰州)丞,四子杜任为河南府兵曹参军,五子杜儒(字巨卿)任武进主簿,六子杜佑(字君卿),相继为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的宰相,七子杜供任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长史,八子杜臣卿,任侍御史;信之长子杜师古,任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参军,二子杜承庆,三子杜袭庆;清的长子杜师古,任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刺史,次子杜义符,小儿子杜师礼。正心之子杜齐之;济之子杜匡,二子杜陟,三子杜缉,四子杜宁,五子杜杨;位之子杜液;佋之子杜尚、杜参;佑的长子杜师损,历任工部郎中、司农少卿,二子杜式方,字考元,任桂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观察使,三子杜从郁任驾部员外郎;师古之子杜湘、杜翔;师礼之子杜翦。齐之的长子杜南升,任京兆功曹参军,次子杜南荣任长安主簿;师损的长子杜诠,任复州司马,二子杜愉,三子杜羔,任延陵令,避乱迁居黄岩(今属浙江);式方的长子杜恽任富平(今宁夏吴忠县南)尉,二子杜憓,任兴平尉,三子杜悰,相继在唐武宗、唐懿宗时任宰相,四子杜恂,五子杜恂任泗州(今江苏泗洪)刺史;从郁的长子杜牧任中书舍人,次子杜凯任淮南(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节度判官。愉之子杜承召;羔之子杜宗之,任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司法詹军;悰的儿子杜裔休、杜述休、杜儒休;牧的长子杜承泽,次子杜晦辞任左补阙,少子杜德祥任礼部侍郎;凯之子杜无逸。宗之的儿子杜询,任河中府功曹参军;德祥之子杜遵;无逸之子杜沦、杜潾。询的儿子杜鹗,任秘书监。杜鹗之子杜光逊、杜光远。这个家族从杜顒起至唐末,共传了14代,家人众多,世代为官,出了2位宰相。
2.五代至清朝的杜姓
唐末朱全忠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强迁文武官员、贵族及长安居民于洛阳,拆毁宫殿等建筑,将建材也运往洛阳供营建新都使用。世代为官的京兆杜姓家族被迫东迁,有的逃入蜀地避难。五代时期(907—960年)见于文献记载者只有万年(今西安)人杜韬。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少年起就爱读书和绘画。年长后拜画家卫贤为师,专心学习绘画,深得其传,以画木屋著名。同时,他又弃官从商,成为京兆有名的富商。宋朝时永兴军(今西安)的杜汉徽,力大而武艺高强,五代时历任军将。宋朝建立(960年)后,他历任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汶)刺史、朝州(治所在今广东潮安)刺史;永兴军人杜大可,是有名的道士;永兴军人杜安世,字寿域,是个文学家。北周时由支云州(今山西大同)封迁至彬州(今陕西彬县)的杜彦家族,传至宋、金时有杜文(字莘老),是位画家。明朝有陕西咸宁(今西安)人杜鸾,字羽文,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任朝官,以不畏权贵闻名。清朝有三原(今陕西三原)人杜恒灿,字苍舒,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0年)副贡生,任通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判官。唐代以前相继有五六个杜姓人到陕北、陕南等地做官,至清代延安有杜桐、杜松兄弟及其子孙,是防御鞑靼入侵的名将。
3.近现代陕西地区的杜姓
杜衡,陕西佳县人,生于1909年,历任国民党部主任、陕西省参议员、行宪国大代表,1965年去世。杜斌丞(1888—1947年),陕西米脂县人,北京高等师范毕业。他历任中学教师、中华民国甘肃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倾向-党,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1947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杜聿明(1905—1981年),陕西米脂县人,累升官至国民党陆军中将,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中国人民-俘虏,改造为新人,被选为中国人民-协商会常委、全国人民代表。杜钠翁(1891—1983年),陕西汉中人,国民党员,历任书店经理、印刷厂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去台湾,后逝世。杜岚,陕西米脂县人,191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肄业,爱国进步人士。后来,她赴澳门任教,是著名的教育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士有:米脂县人杜瑞兰,生于1914年,1944年加入中国-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等。杜瑜华,陕西勉县人,生于1914年,1935年参加革命,建国后,历升迁至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授予少将军衔。杜鹏程(1921—1981年),陕西韩城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著名作家,写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等。陕西各地、市基本上都有杜姓人分布。
(作者简介:杨东晨,男,汉族,生于1941年5月,河南省孟津县人,大学毕业,九三学社社员,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致力于周、秦、汉、唐史研究,已出版《中华都城要览》等学术著作15部。
杨建国,男,汉族,生于1969年3月,大学本科毕业,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讲师,致力于秦汉史研究。)
杨东晨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