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艇能在深水中发射导弹?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什么潜艇能在深水中发射导弹?

在水中,由于水的阻力和浮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潜艇主要是水

下作战的兵器,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具备水下发射弹药的功能。1960年,核潜艇

水下发射弹道导弹获得成功,从而把具有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的核潜艇同具有强大威力的

弹道导弹结合起来,使保存自己与打击敌人有机结合起来。其生存概率达到90%以上,在

陆、空、海三位一体的战略武器中居于首位。

潜艇之所以能够在水下(一般为30米深)发射有相当重量的导弹(如美国的“北极星”

A-1型导弹重12.6吨),主要取决于它强有力的导弹发射装置和高精度的导航系统。导弹

发射装置主要由发射筒系统和发射动力系统等组成。导弹平时是存放在发射筒内的,发射

时,先打开筒盖,点燃发射动力系统的点火保险机构,然后按下发射控制台的发射按钮,

起爆电爆管,同时发射动力系统点火,把燃气发生器内的火药点燃,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

高压燃气,通过水冷器,形成燃气一蒸汽合气体,由管道进入发射筒内。由于导弹与发射

筒之间装有气密装置,使燃气导弹底部的压力室,推进导弹按一定的弹道规律冲破筒口的

水密气密隔膜,出筒后进入水中,然后冲出水面进入空中,与此同时,导弹发动机开始工

作。惯性导航系统主要用于确定潜艇的位置和飞行控制系统的初始导航数据等,以保证发

射出去的导弹能准确命中目标。

潜艇发射导弹还要解决好筒压以及筒内进、排水等问题,以便保持春稳定性。因此是

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