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波级导弹驱逐舰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本高波级导弹驱逐舰

日本高波级导弹驱逐舰 ◆ 全球化迈进的前奏

2004年1月16日晚,日本自卫队先遣队从国内启程,17日抵达科威特,在美军“弗吉尼

亚”营地为赴伊作准备。这是日本政府打着支援伊拉克重建的旗号,执意要把自卫队派到战争状态下的伊拉克的第二步行动。3周前,日本政府已将航空自卫队先遣队大约50人派往科威特和卡塔尔,为日后向伊拉克派兵建立转运基地。日军后续部队将超过1000人,这些人员连同相关重型装备将由海上自卫队的“大隅”号两栖船坞登陆舰等海运至中东,航程超过4000海里。由此看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特混舰队将由保卫1000海里的远洋型向全球热点地区投送力量的全球化急速迈进。为了给万吨级的“大隅”号保驾护航,海自将需要更大吨位的多用途驱逐舰。由于8000吨级的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将要更多地担负日本列岛的海上弹道导弹防御任务,因而开创全球化出兵护航的重任将更多地落到新近建成下水的6000吨级的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身上。这股来自日本海的不祥的黑色冲击波,将不能不再次引起亚太各国乃自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自1982年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共有4型多用途驱逐舰服役,最早的12艘初雪级标准排水量2950吨,编号dd122-dd133,乘员200人。1988年起朝雾级开始服役,标准排水量3500吨,共计8艘,编号dd151-dd158,乘员220人。1996年起村雨级开始服役,标准排水量4550吨,共计9艘,编号dd101-dd109,乘员165人。而最新的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的1号、2号舰于1998年批准建造,首制舰“高波”号(dd110)于2003年3月服役。1999-2001年间,日本决定每年再建造一艘高波级驱逐舰。高波级标准排水量达到4650吨,满载排水量6300吨。横跨21年的4种舰型排水量相差1.6倍,体现出日本海上自卫队努力提升多用途驱逐舰耐波性、远洋性、自动化、住处化及综合作战能力的不懈努力,这其中的拓展远洋甚至全球海上作战能力的企图一览无疑。

◆ 精心打造的所谓“改型”

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整体设计沿袭村雨级,因此整体布局及大部分装备都与村雨级相同,所以被日本方面称为村雨级改进型。这是日本对未来一段时间周边作战环境进行评估后的决定。当然这不等于高波级就是村雨级的翻版,其内在的大量改进,几乎可以说是全新设计的。

首先,高波级的前甲板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单元数增加了一倍,因此舰体内的主要横隔舱壁也改动了位置。全舰重新划分了水密区域,并将村雨级在舰体内的飞行员休息室移至原来mk-48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位置。

其次,为了搭载机身比sh-60j长400毫米的sh-60k直升机,扩大了机库的容积,并为将来装备的机载反舰导弹和反潜鱼雷等弹药预留了位置。在村雨级上为了便于直升机进入机库,起降甲板偏左舷从降落位置到机库设有一条滑行轨道,可以将直升机牵引进入机库。而高波级采用e-rast助降系统,并且使用了和直升机驱逐舰相同的双滑道设计。但高波级只有一个降落点,所以两条滑道在降落点上会合,形成了y字形。直升机可从降落点沿滑道推向左舷或右舷。高波级还重新设计了飞行员及机务员休息室,改善他们的居住的条件。

自mk48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撤消后,90式舰舰导弹发射架移到了第二个烟囱前,撤除了原来的暴风安全挡板。吊车从村雨级的两部减少到一部。为了保证使用,吊臂加长了3米达到12米。舷梯和舱口盖都采用了更轻薄的材质,以减轻重量。在右舷改变了rlb综合服务业小艇的位置。补给口,即滑动垫孔,出于隐形的考虑,保持与上层建筑一样的倾角。左舷中部的电梯舱盖使用液压驱动,能更灵活地开关。

高波级还将桅杆上的航海雷达从舰体中心线挪到了偏右舷的位置上,在桅杆上装有多种天线和传感器。与朝雾级的两根桅杆相比,单桅杆的高波级如何克服烟囱的高温废气对各种设备的影响是一个课题。对此日本军方的设计人员经过缜密

[1] [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